一鍵砍遍全城
購買時間2011年07月
購買地點北京市 北京
裸車價格23.00萬元
平均油耗10.5L/100km
行駛里程61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扎實的操控!方向盤沒有虛位,對于路面細節(jié)的反饋非常細膩直接;機械助力有一些沉重,但是在高速時給人的信心是十分巨大的;整體懸掛偏硬朗帶Q,駕駛樂趣豐富。
缺點:1、燒機油嚴重,最猛時一度達到了1L/1000km。 設(shè)計缺陷,高溫的缸體缸蓋導致密封膠墊疾速老化變硬產(chǎn)生縫隙,致使機油滲漏。 暫時解決措施:更換氣門室蓋墊、氣門油封等配件; 徹底解決方案:換車。 2、濾震硬得一B,簡直了,換新避震器都沒用。 到底是是誰設(shè)計的這么硬?過減速帶和攔路真的頭疼、腰疼、蛋蛋疼。
外觀:對比新款車型,肯定是沒那么“英俊”了,但還是不錯。車燈設(shè)計:沒有“天使眼”,不夠炫,而且是鹵素燈,想改裝天使眼很麻煩,需要換總成,并且是有損改裝。做工車漆:車身灰;页T鷮,剛性很好,鋼板厚的一B,跟美系車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撞了別人的凱迪拉克(對方變線全責),對方門板掉漆變形,我自己的車就蹭了那么一點點漆,鋼板毛事沒有。車身造型:除了前后燈有點落伍外,其他設(shè)計都不過時。
內(nèi)飾:內(nèi)飾的樣式就是典型的寶馬風格,只是比起現(xiàn)款1系,它少了不少配置,簡直就是“乞丐中的戰(zhàn)斗機”,沒有中控液晶屏、沒有i-Drive系統(tǒng)、沒有多功能方向盤、沒有USB接口……一切的一切都是最最簡單的,以至于現(xiàn)在想聽手機里的音樂只能自配一根AUX線。
空間:前排舒適,后排局促,儲物空間基本夠用;身高180cm,后排感覺非常局促擁擠,中部的突起在安裝了中央扶手之后基本沒法用;
配置:我買的這個價格真的很劃算了。標配配置:無任何雞肋配置,但凡裝上去的功能,都很實用。期待的配置:導航(不過有了我還是會選擇用手機) 座椅通風/加熱 后視鏡折疊
動力:有點自己騙自己了,其實動力真的很一般,性能的話,要么渦輪要么大排量自吸對么?但幸好現(xiàn)在的新款基本都是標配渦輪了。加速表現(xiàn):D檔中規(guī)中矩,S檔或者M檔推背感稍有一些,超性能車沒啥可能了,1.8L以下不帶渦輪的可以試著超一超。動力平順性:S檔非常平順,D檔在再某些轉(zhuǎn)速區(qū)間有遲滯現(xiàn)象。跑高速:跑到120km/h巡航,轉(zhuǎn)速在3000左右,屬于偏高的那種。橫向?qū)Ρ龋阂老∮浀米^2.0雙渦輪增壓大眾尚酷,那推背感一度讓人暈眩,跟人家完全沒得比,畢竟咱這是小排量自吸,要求也不能太高。
操控:
現(xiàn)在為防爆胎(原廠數(shù)據(jù)輪轂胎),因胎壁支撐太硬,搭配高效的e87底盤與其避震風格,成就了寶馬的操控賣點,這點是最讓自己滿意的。下一步為減簧下質(zhì)量也為舒適妥協(xié),換輪轂 普通胎估計側(cè)傾會加大,但是整體風格相信不會被破壞,值得期待。所謂的液壓方向盤過重,對于男人來說適應(yīng)后會愛上的,山路:山路是重點,雖然較肉的動力匹配拖了后腿(主要變形在變速箱的降檔延遲而升檔積極),但是整體彎道表現(xiàn)讓我很有信心。談不上跟改裝車對比,但是原廠風格的120足夠用了,省下的錢減重提高動力未嘗不可。
油耗:畢竟是2.0L自吸,油耗確實是高。 90%城市路段 10%高速路段 每月2次地板油=11.7L/100km=8毛。 全高速路段=8L/100km。
舒適:換輪轂胎后會改善,不考慮防爆胎,已經(jīng)購買備胎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