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砍遍全城
(該車系評分高于%的同級別車系)
網(wǎng)友印象(全部在售):
網(wǎng)友印象(全部在售):
購買時間2015年07月
購買地點北京市 北京
裸車價格34.30萬元
平均油耗11.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外觀不像上一代那么的商務,新款車型加入運動及年輕化的元素,針對客戶群體不再那么單一,動力雖然沒有渦輪增壓提速來的那么直接,也夠用了,內飾做工不錯
缺點:耗油還是比較高的吧 應該是夏天 開空調 還有新車的原因 所以有點不滿意 后排沒化妝鏡也不怎么滿意。
外觀:大氣。穩(wěn)重。特別是新款奧迪A6L,更加運動,年輕。
內飾:不愧是銷量最好的C級車,做工精致,用料厚道,整個中控科技感十足,肉眼所及的地方,都令人非常滿意,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擋把了吧,如果換成A8上的游艇擋把,就更完美了,呵呵......
空間:大,而且也并不是盲目的增大。c7A6L還比上一代小了,空間卻更強了,這點比寶馬5系傻大傻大的后排更可貴。另外空間的舒適性也還不錯的,得益于較大的橫向車內空間,腳可以放得很舒服。
配置:還可以,奧迪確實厲害,不但車子本身很中庸,各項數(shù)據(jù)都不是最高但都是非常好,連價格也是這樣,性價比不是最高的,但也非常高。
動力:2.5V6發(fā)動機還是非常不錯的。自然吸氣使用壽命相對會久點。2.5加速比2.0T會稍微差點,不過應對正常的行駛和超車綽綽有余。2.5加速是線性的,不像2.0T有那種提速很猛的感覺,所以在高速上2.5線性加速更有優(yōu)勢。當然對于想提高動力和加速,2.5的可以掛S檔,掛S檔以后完全不同的兩輛車。
操控:
經(jīng)常逛論壇,很多人都說寶馬的操控怎么怎么樣,奧迪的怎么怎么不行,我只想說,都到了這個級別了,你還要去飆車么?還要去80碼急轉彎么?還要去油門到底追求0-100的極速么?都已經(jīng)這個級別了,無論哪家的車,幾乎都差不多的,頂多有一點點的區(qū)別,看各家到底側重哪一方面了,反正我覺得,我的選擇,沒有錯,動力隨叫隨到,轉向指哪打哪,2.5V6自吸+CVT的組合換擋幾乎感覺不到換擋的頓挫,平時基本一D到底,偶爾S檔的的時候,就一個字:爽!可以滿足傳說中的推背感:紅燈起步,視野開闊,S檔地板油,那一刻引擎?zhèn)鱽砺暲撕退缓穑瑤е鴱娏业耐票掣懈Z出去,頓時熱血澎湃,心跳加速......S檔下整個車的駕控感一下子變得焦躁和靈敏,尤其是油門的反應,會頓時讓你感覺它變身了......市區(qū)中行駛,變道超車可以相當靈活毫不拖泥帶水,會覺得自己開的車并沒那么笨重,完全不是這個級別車的感覺。跑高速的時候,噪音和穩(wěn)定性表現(xiàn)相當不錯,方向盤高速下很穩(wěn)很扎實,整車感覺非常硬朗,絕對符合絕大多數(shù)人的要求......
油耗:長期油耗(平均油耗)11升百公里。高速7-9升百公里,市區(qū)9-11升百公里。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滿意。
舒適:2.5V6自吸+CVT的組合換擋幾乎感覺不到換擋的頓挫,坐在車里,十分安靜,寬大厚實的座椅,包裹性非常好,感覺跟陷進去一樣,視野也不錯,配合寬大的后視鏡,沒有明顯的死角,優(yōu)秀的空間結構,前后排都可以很好地照顧到,內飾用料也很厚道,我很滿意!。
|
購買時間2010年12月
購買地點內蒙古 包頭
裸車價格38.88萬元
平均油耗12.0L/100km
行駛里程642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性價比最高的奧迪A6L車型!
缺點:配置較國外低很多,保養(yǎng)較貴
外觀:外觀舒展,大氣流暢。得益于奧迪在中國多年經(jīng)營給廣大群眾和團體留下的良好形象。我在本地又找關系上了個所謂的好號,以至于去好多賓館,酒店和政府部門都不要停車盤問和登記。自己也著實體會了一把車就是身份和地位象征的感覺,小城市尤其如此。
內飾:個人認為灰色的真皮內飾質感一流,我的這款車只有手套箱上面用了木飾,恰到好處。5年的使用,個人又比較邋遢,灰色的內飾還不是特別顯臟,顯舊。對比了米色內飾,那得勤快人開。黑色使用時間一長,要是開裂,也影響整體觀感。所以,灰色還是比較適合霧霾和風沙較大的地區(qū),也適合懶人。
空間:這個級別的車,小轎內部前后空間都不是問題,相當好。不過,德國車為什么實現(xiàn)不了日系車后排較平的地板呢?那個中間的隆起有點兒高吧,它是唯一影響空間的因素。
配置:2.0TFSI標準自動型2010年3月我們這里的經(jīng)銷商售價399900元,包牌448300元,既不加價,也不優(yōu)惠。手動擋的車型,經(jīng)銷商幾乎不賣?紤]老婆不會開手動擋,就選了這款。對各項配置也滿意,導航,全方位泊車雷達,天窗等等該有的都有。當時的奧迪A6價格區(qū)間在377500到696000之間,高配當然好,動力更好,可是30萬的差價,30萬也夠生意周轉好長時間,只要是奧迪就行,沒必要追求高達上啦。事實證明,當時的選擇是對的?纯船F(xiàn)在的市場,高配車優(yōu)惠12萬,低配優(yōu)惠4到6萬。真不值,中國車市價格還是虛高。我的車不屬于新款,要是新款A6車主對之前買車,現(xiàn)在降價幅度這么大,可怎么維權呀,房地產市場不就有業(yè)主抵制開發(fā)商降價嗎?中國市場經(jīng)濟改革確實像中央說的,進入深水區(qū)呀,路還長。
動力:動力嘛,總體而言算滿意了,畢竟人無完人,車無完車了,舒適性OK了,自然動力略有些小失望,不過本人不是很在意動力,第二點不滿意也都已經(jīng)說過了,還是“一點點”。
操控:
方向盤的指向非常好,高速一點飄得感覺都沒有,低速方向也不重,開起來非常靈活。不過最近方向機又明顯的異響,看來又得給4S店送錢去啦。
油耗:個人覺得油耗高,常自我安慰:車子比較重,又是自動擋,城市里面交通大家都懂的,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擁堵也會越來越嚴重。要想省油錢,那你就少開車,不必要的時候別開。再不行也可改氣,不過改氣之前一定要弄清兩點,首先,行駛里程多改氣才有意義,一年平均里程達到5到8萬就有改的必要,少了別改。其次,改氣之后必然會影響發(fā)動機的動力,也會發(fā)生一些小故障,還有背個氣罐在車上,城市里車速不快,追尾后,危險性也不大,要是常跑高速,就要慎重。
舒適:靜音,降噪,乘坐的舒適性,隔音防噪都非常好。就是怠速狀態(tài)下才能聽見明顯的發(fā)動機聲音。坐在車里幾乎聽不見,高速時對談話和聽音樂都沒有影響。真皮座椅的軟硬度也很好,支撐力度非常到位,恰到好處。
|
購買時間2015年11月
購買地點江蘇 無錫
裸車價格50.66萬元
平均油耗10.2L/100km
行駛里程5365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全景天窗 車大的沒話說 前座調好了后面二郎腿翹起來很隨意 坐老板座簡直是一種樂趣
缺點:也不算不滿意,個人感覺標配的17寸的輪轂感覺還是有點小,真心喜歡18寸以上的,那樣看著更大氣,哈哈。我曾經(jīng)想過自己換19甚至是20寸的輪轂,但是不知道A6L能不能裝上,也就一直也沒動手。我覺得以后的A6L不管什么配置應該都標配18寸以上的輪轂,這樣估計喜歡的人會更多了。
外觀:最喜歡這個接近于土豪金的達科塔灰,比傳統(tǒng)的黑白灰有個性。其次是這個車的造型,扁平、修長,有那么一丁點兒轎跑車的味道。這代A6L和上一代比變化太大了,把濃重的商務風給淡化了很多,同時加入了更多的運動元素。車身上的線條也變得飄逸了很多,讓人一眼看上去很難再找到商務車的影子。再有,上一代的A6L如果是年輕人開的話,大家上眼一看多半會覺得他是司機,F(xiàn)在外觀已經(jīng)變得非常年輕化了,年輕人買A6L的也不在少數(shù)。
內飾:第一眼看它的內飾,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會覺得很豪華。真皮、桃木、金屬和鍍鉻裝飾隨處可見,這在非豪華車上是很難見到的。比起真皮、桃木來說,我更喜歡金屬和鍍鉻裝飾。我覺得有這些裝飾,能讓這個車看起來更有現(xiàn)代的科技感,也讓內飾更有活力些。
空間:空間超大,尤其是在后排,聽著無損音質的音樂,享受著全景天窗,這種美感簡直無與倫比
配置:仔細研究一下30豪華的配置,我覺得相當豐富。我想要的分區(qū)溫控空調、座椅加熱、全景天窗、高級音響、倒車影像、藍牙什么的都有了。再算上車里內飾的做工和用料,我覺得都對得起它的價格了。當然了,如果大家趕上優(yōu)惠更大的時候買,那就更合適了。
動力:有人一說起車來,第一個就說動力怎么怎么樣。動力固然重要,但動力并不是買車首要的因素,差不多夠用就得。這車190匹馬力在路上跑完全夠用,加個速什么的也不賴。當初我買A6L的時候,要不是看上30豪華的配置,我真就選2T舒適了。我覺得2T的動力完全就夠用了,使勁兒踩踩也能小推一下,偶爾過過癮也沒問題。2.5L排量的30豪華的動力就更沒問題了,它比2T的還猛點兒。
操控:
特別的輕松,開過朋友的雪佛蘭老賽歐,還有單位的板桑和現(xiàn)代或者五菱的小面,再回來開自己車的時候感覺方向盤太輕了,開著太舒服了,操控感覺太精準了,沒有一絲模糊的感覺,而且油門和剎車的表現(xiàn)非常好
油耗:長期綜合油耗11個,跟大家基本差不多。但是我看有人報10個以下,心里稍微有點平衡,哈哈。其實百公里11個油對于一個2.5L排量的車來說已經(jīng)相當不錯了。但是人嘛,總是有不知足的地方,我就老想著油耗能下到10個以下就太完美了,F(xiàn)在這油價幾個月一漲,長此以往,荷包早晚得羞澀,哈哈。
舒適:同檔次的車,舒適性絕對算好,一丁點也不亞于奔馳E系,這是絕對的,而且開起來舒服和輕松,給4分的原因是因為我也坐過不少次奔馳S系……的確差別忒大了……心里有點……嘖嘖嘖……
|
購買時間2016年09月
購買地點山東 萊蕪
裸車價格37.50萬元
平均油耗9.0L/100km
行駛里程1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油耗不高
缺點:座椅欠長一點,沒有記憶功能,沒有加熱。偶爾拉貨,座椅不能放倒!儲物空間不夠,中央扶手基本是擺設,開車無處放手機,還是CARPLAY是個雞肋,希望以后改進可以升級!360全景,像素太低了!如果可以換個高一點,我想換了!后備廂沒有電動!快50W的車,還是很多缺失!
外觀:這個必須滿分,買運動版就是為了led大燈和18寸輪轂,回頭率不錯
內飾:內飾科技感強,還是不錯的,準備換一套岑木,更顯檔次
空間:乘坐空間很大,很寬敞,就是儲蓄空調有點局促,手機還有其他一些小東西不好放
配置:在同等檔次的車來說奧迪的性價比是比較高的,配置可以滿足需要。
動力:動力這東西看你怎么理解,個人認為1.8t已經(jīng)夠用,市區(qū)道路超車還是不錯的,高速目前還沒跑過
操控:
操控很好,以前開韓系車,轉向模糊,現(xiàn)在開澳迪還要好好適應一下!低速方向很輕,高速沉穩(wěn)有信心
油耗:油耗絕對滿意,現(xiàn)在幾百公里純市區(qū),油耗在11左右,省道60公里巡航,開過一次6個油
舒適:車內聲音很輕,噪音很低不知道多少分貝,反正比以前開的好多了空調:空調效果很好,吹前檔除霧風很大,一下子除好了,噪音也很大總是想關了安靜一下,然后又起霧了
|
購買時間2014年06月
購買地點遼寧 營口
裸車價格64.50萬元
平均油耗12.5L/100km
行駛里程30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動力足
缺點:外觀
外觀:這車的外觀。。。好像這可真是大街上最常見的車型之一的,LED大燈絕對是點睛之筆,裝備的LED,ACC探頭之后,懂得人自然會看的出來這不是一輛普通版本的A6。低調的奢華,也許就是對這車最好的評價。尾標的數(shù)字絕對是讓不懂行的人認錯的,50,停車的時候就有人還以為這車的排量是5.0。。。
內飾:棕色座椅感覺不錯,夜晚也有氛圍燈,岑木的裝飾絕對很上檔次,表面的木紋看上去很棒,要比桃木的內飾好很多。MMI的反應速度很不錯,按鍵跟旋鈕的阻尼感也很棒,很多小的細節(jié)方面給人很精致的感覺
空間:寬敞
配置:同級別來說性價比還是很不錯的,價格優(yōu)惠也要比同級別對手要大,配置也不輸競爭對手,動力也是非常強勁的。
動力:動力真的是沒得說了,3.0T V6機械增壓,310馬力,440Nm的扭矩,5.8秒的百公里加速,動力非常強勁!可以說是同級別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了,比寶馬535,奔馳E400都要快,即便是在經(jīng)濟模式下,動力輸出也是相當不錯的。動態(tài)模式+S檔那就更猛了。機械增壓自然有他的優(yōu)勢,動力輸出跟自然吸氣一樣,很線性,沒有渦輪增壓深踩油門的那種遲滯的感覺。急加速的時候感覺要比邁騰的渦輪增壓好很多。
操控:
因為之前開的是E90的325i,從車輛的調教取向、軸距、車重到底盤高度等方面,無不給50的操控體驗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感覺即使是在動態(tài)模式下,空氣懸架的硬度和韌性確實有所增加,但是在過彎時側傾還是挺明顯的,但是首先程度上可以接受,其次50畢竟是一款加長過的C級商務車,他做到這樣我真的已經(jīng)是滿意了,要追求極致的操控,這個價位可以買卡曼,但是還是那句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不能太貪心哦。況且話說回來,我在環(huán)路上開,很有揚長避短的感覺,畢竟變道這種常規(guī)動作,50完成起來還是游刃有余的。
油耗:3.0L的發(fā)動機,燃油經(jīng)濟性自然沒有報多大希望,倒是真正開起來之后倒也是挺讓人驚訝的,我的邁騰油耗差不多是百公里10.5L左右,經(jīng)濟模式下只比1.8T的邁騰多一點,百公里油耗只有11.5L,舒適模式就高一點,差不多13L左右的樣子,動態(tài)模式就沒法說了,總之2噸重的車子有著這樣的油耗也是很不錯了。還有一點就是,經(jīng)濟模式下收油門變速箱離合器會斷開,允許車輛滑行,然后也給電瓶充電,一定程度上就像是手動擋打空檔一樣,這個確實對降低油耗有很大的幫助。
舒適:首先,我感覺坐墊總體偏硬了,真心可以再柔軟、再下陷一點。空氣懸架我覺得最大的用處就是提高了不同駕駛模式之間底盤反饋的差異,實際在駕駛中肯定比沒有這個配置要好,但也好不了多少,過減速坎壓縮的最后的韌性好一點而已,而且這貨有群友曾經(jīng)出過故障,所以算個比較雞肋的功能,但是既然50配備了,倒是也沒必要因為空氣懸架可靠性的問題放棄50,如果是糾結35Q和50Q的可以不必在意這個配置。
|
購買時間2010年11月
購買地點吉林 長春
裸車價格40.00萬元
平均油耗12.0L/100km
行駛里程45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品牌影響力
缺點:動力方面還是差一點
外觀:外觀舒展,大氣流暢。得益于奧迪在中國多年經(jīng)營給廣大群眾和團體留下的良好形象。我在本地又找關系上了個所謂的好號,以至于去好多賓館,酒店和政府部門都不要停車盤問和登記。自己也著實體會了一把車就是身份和地位象征的感覺,小城市尤其如此。
內飾:內飾的造型不像大眾那樣對稱,而是略微向駕駛員方向傾斜,也許是想顯示奧迪早期運動背景吧,很好看。其次,各種按鈕功能和儀表的顯示的操作和人機工程學都非常到位。座椅調節(jié)和支持也不錯。
空間:空間充足,駕乘舒適度較高
配置:2.0TFSI標準自動型2010年3月我們這里的經(jīng)銷商售價399900元,包牌448300元,既不加價,也不優(yōu)惠。手動擋的車型,經(jīng)銷商幾乎不賣。考慮老婆不會開手動擋,就選了這款。對各項配置也滿意,導航,全方位泊車雷達,天窗等等該有的都有。當時的奧迪A6價格區(qū)間在377500到696000之間,高配當然好,動力更好,可是30萬的差價,30萬也夠生意周轉好長時間,只要是奧迪就行,沒必要追求高達上啦。事實證明,當時的選擇是對的?纯船F(xiàn)在的市場,高配車優(yōu)惠12萬,低配優(yōu)惠4到6萬。真不值,中國車市價格還是虛高。我的車不屬于新款,要是新款A6車主對之前買車,現(xiàn)在降價幅度這么大,可怎么維權呀,房地產市場不就有業(yè)主抵制開發(fā)商降價嗎?中國市場經(jīng)濟改革確實像中央說的,進入深水區(qū)呀,路還長。
動力:2.0T的動力還是可以的,基本上夠用了,不過如果能到200P馬力就更好了。
操控:
此車體型有些“笨重”,但整體操控并沒有“笨重”的感覺。打方向、踩剎車、S檔。。等都非常令人滿意。
油耗:個人覺得油耗高,常自我安慰:車子比較重,又是自動擋,城市里面交通大家都懂的,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擁堵也會越來越嚴重。要想省油錢,那你就少開車,不必要的時候別開。再不行也可改氣,不過改氣之前一定要弄清兩點,首先,行駛里程多改氣才有意義,一年平均里程達到5到8萬就有改的必要,少了別改。其次,改氣之后必然會影響發(fā)動機的動力,也會發(fā)生一些小故障,還有背個氣罐在車上,城市里車速不快,追尾后,危險性也不大,要是常跑高速,就要慎重。
舒適:重點先說說空調和多媒體系統(tǒng),分區(qū)獨立的空調系統(tǒng),制冷和暖風的效率和效果都不錯。車主既不會在冬天挨凍,也不會在夏天受熱。而且后排乘客也可以享受到這種待遇,點贊。導航系統(tǒng)雖然內容不是特別新,更新起來也不是特別便利和便宜,但有個方向指引作用,也很有用,F(xiàn)在新技術確實要比老的進步不少,語音互聯(lián),3D圖形,大屏幕。讓我羨慕新A6車主?磥恚磥砥囍悄芑勤厔。不過,電子設備在汽車上應用的多了,它的穩(wěn)定性還需提高。另外,人們不可避免的要分心要在駕駛的過程中使用這些東西,有時還要娛樂,肯定會影響安全,希望法律也能與時俱進。
|
購買時間2015年11月
購買地點遼寧 遼陽
裸車價格37.30萬元
平均油耗10.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空間很大,后排翹個二郎腿一點沒問題。
缺點:沒有眼鏡盒讓我的眼睛放那里?這個價位不應該幾萬元的車都有的配置。
外觀:和頂配的一個車身外觀,大燈不是頂配的那么犀利也夠用了,和寶馬的天使眼確實沒的比,單眼皮男生,睜不開的感覺,不過開燈后還是能夠感受到一股凌厲的殺氣。作為一輛豪華轎車,A6L的車身比例是很好的,長軸版的車身長度帶個A6一種修長的紳士般的感覺,讓人一眼看去就覺得很有風度翩翩的錯覺。做工車漆:奧迪的用料非常足,很實在,表面的黑色漆面反光效果杠杠的,洗干凈后自帶打蠟效果,還省了打蠟的錢了,等有時間了去鍍晶一下,可以保持半年呢。
內飾:杯架-設計不合理或不易操作
空間:前排空間不大后排空間寬敞,敢情軸距全搞后排去了,儲物的地方設計的不是很合理,白瞎了5米多的車長了,后備箱倒是挺深的,可惜座椅居然不能放倒?太坑爹了吧這不合理,其實吧,A6L如果設計成4座更好一點,起碼坐在后面更像老板了,而不是5座布局可能更傾向于家用。儲物空間:主駕駛位置的儲物空間較不合理,東西放在車門儲物格里有點遠了,放在中控擋著空調系統(tǒng)了,放扶手箱前擋著開車了,手機好像放在杯架里面也不是很合適,貌似沒有幾款車為手機私人定制了位置,A6L的儲物空間只能說夠用。
配置:不到40W的價錢新款的配置超級豐富的,定速巡航、自適應大燈、自動轉向、后視鏡加熱折疊基本上趕上普通車的頂配了,唯一的不足就是在動力方面了,好在平時動力太多也用不到。想要動力還得上高配,平時S檔踩踩還是有推背感的。
動力:提速效果明顯,在高速上只要舍得給油,那發(fā)動機的轟鳴聲也是低沉有力的,超車不在話下,要小心不要一個不注意就超速了,當然了,上140也就是幾秒鐘的事情,注意安全,小心罰單。
操控:
好吧不得不承認,奧迪的方向盤很大很不合手,但是轉向沒有虛位,回正的速度也很快,豪華質感毋庸置疑的,反正比我之前開的買菜車方向盤重一些,上高速的時候有點不穩(wěn),不得不緊緊抓住,包了真皮的方向盤又很厚實,摩擦力很足,轉向倒是挺輕盈的,沒有奔馳寶馬的方向盤那么沉,總感覺像和一位大叔在打交道。
油耗:因為是最小的排量,所以油耗竟然不低?可能經(jīng)常地板油的原因吧,因為動力跟不上嘛,著急只能大腳油門了,只要S檔一開了就不想關,因為確實開的很爽,但是那個轉速那個噪音,很顯然不是可以一直開著的。平時油耗也就是在10個油左右,作為一輛1.8噸的大車,這個油耗表現(xiàn)已經(jīng)算是很優(yōu)秀了。
舒適:買這個車就是追求舒適性的,可是開久了又想追求暴力駕駛,總之光坐車不開車還是很舒服的,舒服地讓人昏昏欲睡,偏軟的懸架也不會有太多的顛簸,可是駕駛位置沒有很舒服,4向調節(jié)也不能開的太久,還是會腰酸背痛的。座椅舒適性:主駕駛上下左右調節(jié)還是很舒服的,不過長時間駕駛還是最好多活動身體,不然僵硬了還是會感到酸痛。
|
購買時間2013年04月
購買地點北京市 北京
裸車價格40.66萬元
平均油耗10.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空間充裕,特別是后排空間,我用車基本都是自己家人和客戶乘坐,有時候聊天都會說到這個車的后排空間很寬大,
缺點:后排中間位置拱起,后排坐兩人還沒影響,如果坐三人的話中間那個簡直活受罪。
外觀:流暢優(yōu)美的車身線條,尤其是前臉大燈和尾部線條尾燈的調整,12款A6L更顯得年輕活力,徹底脫離了官車的形象。個人最著迷的是它鷹眼般犀利的前大燈和顏色濃郁欲滴的尾燈,以及整個側面的車身線條。尾部略微上翹的收尾線條,帶進了一些些運動感和活潑的味道。
內飾:內飾總體風格非常不錯,很大氣,是一個成熟男性的定位。
空間:空間很寬敞,這個級別的車帶L的空間自然是不用多說,但是感覺加長5系似乎后排腿部空間比A6L要更長一些。另外后排中間隆起很高,應該是為四驅車型所預留的傳動軸位置,所以坐在后排中間的位置有點尷尬。后備箱縱深也比較大,總的來說空間足夠用了。
配置:為什么買2.0T車型的人多,就是因為它性價比高,配置不算很低,動力也不算肉,一些比較好的配置,還是標配,比如自動啟停功能。2.0TFSI舒適型的性價比確實不錯,當然了,是在有優(yōu)惠的前提下。
動力:動力來說,這款2.0T發(fā)動機真的很不錯,個人認為性價比很高,只要不是飆車一族,很夠用了,以現(xiàn)在的城市擁堵情況來說,基本很多時候都是爬行,哈哈 上高速偶爾撒歡一下 很舒服。
操控:
盡管車身比較長比較重,但整體的駕控感還屬于比較靈活的,剛提車一段時間稍稍有點不適應它的車身長度尤其是停車時候。D檔中規(guī)中矩,無突兀無卡頓,CVT的平順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盡管我的是帶T的,但只要注意油門的力度控制,完全可以做到起步和行駛的平順舒適,相當滿意它在平順舒適方面的表現(xiàn)。S檔。。。一個字:爽!可以滿足偶爾激情下的推背感:紅燈起步,視野開闊,S檔地板油,那一刻你可以感受到傳說中的引擎聲浪和嘶吼,帶著強烈的推背感,頓時熱血澎湃,心跳加速。。。S檔下整個車的駕控感一下子變得焦躁和靈敏,尤其是油門的反應,會頓時讓你感覺它變身了。。。市區(qū)中行駛,變道超車可以相當靈活毫不拖泥帶水,讓你覺得黑六并沒那么笨重。另外特別提下高速的感受,噪音和穩(wěn)定性表現(xiàn)相當不錯,方向盤高速下很穩(wěn)很扎實。
油耗:這個我真心覺得可以有,9L百公里油耗,超過了很多同級車,也超過了一大部分低一級的車,帶來的低油耗,并不只是省了那么點錢,而且心里也舒坦,畢竟這也是行車用車的優(yōu)勢所在。
舒適:舒適性已經(jīng)說了很多次了,真的是太舒適了。我覺得駕駛位太舒適也不是好事,開高速經(jīng)常犯困。。。噪音控制:奧迪的噪音控制非常的不錯,胎噪基本沒有,車內在高速情況下也非常的安靜。車內成員說話,正常音量就可以了。座椅舒適性:整體座椅都相當舒適,對于我而言,感覺過于舒適了。前排的包裹性一般,座椅很軟?照{:空調的制冷制熱效果非常好,自動空調還是挺聰明的。
|
購買時間2016年08月
購買地點山西 臨汾
裸車價格45.00萬元
平均油耗10.4L/100km
行駛里程544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動力系統(tǒng)和燈,輪轂也很漂亮。十八寸蓮花。
缺點:皮座椅太差了。還不如邁騰的好。新車氣味比較大
外觀:鷹眼大燈加分,尾燈也加分,不過尾燈也太亮了,晚上我爸開車在我后面跟著,還要帶墨鏡,差點閃暈了我爸。
內飾:中控用料一般,座椅皮質太差。
空間:載人空間非常不錯,一次拉4個妹子不擠。后備箱也還行的,自駕游的時候后備箱比較重要的。
配置:這代車末期了,折扣大的嚇人,銷售姐姐態(tài)度也很好,直接當天訂車了。
動力:動力沒有問題。試乘試駕時16款的45搞得頭暈。17動力系統(tǒng)一樣。272匹,400牛米肯定沒問題。發(fā)動機型號跟A8、保時捷、途銳一樣。加速表現(xiàn):市區(qū)秒殺絕大多數(shù)。寶馬所謂的操控在四驅面前也是小兒科動力平順性:DL501的雙離合跟DQ系列確實有區(qū)別。很平順,但是低速時如果在升擋之前松油門會有闖動感覺。如果介意的就去買CVT 好了橫向對比:個人覺得五系2.0有點小馬拉大車。奔馳新E也已經(jīng)全面2.0渦輪增壓了。油耗基本也都在12左右。所以我覺得還是V6機械增壓和四驅很不錯。
操控:
虛,不利索的感覺
油耗:目前四百公里長期油耗10.5城市路段表現(xiàn):市區(qū)堵車瞬時油耗會很高,但是一旦跑起來會下降很快。一箱油北京跑六百公里問題不大。
舒適:前排座椅舒適性一般
|
購買時間2016年11月
購買地點安徽 六安
裸車價格30.33萬元
平均油耗10.0L/100km
行駛里程58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性價比
缺點:暫時木有,感覺都挺好的,第一輛車。
內飾:沒有新款A4有科技感
配置:性價比覺得是在這個級別車里面最高的了
動力:如果不是16款開始低配就換成雙離合,說實話可能會考慮2.5自吸,后期再改3.0t,但1.8t加雙離合的搭配也夠用了,后期也許換臺dl382四驅版變速箱可以改四驅吧,之前開凱迪拉克srx,中低轉速動力比它好很多,高轉速沒試應該是srx高轉更好,比父親一塊提的ct6動力差好多,但比2.4君越就好太多了,雙離合用著還不錯,但愿后期穩(wěn)定。
操控:
指向不算精密。高速行駛中,遇到風會突然飄,抓地不穩(wěn)。自動啟停不好用。
油耗:車重的原因,不如想象的低。
舒適:震動小,車外的噪音不大!小孩子能靜靜的睡覺了!
|
皇冠
輝昂
凱迪拉克XTS
紅旗H7
瑪莎拉蒂Ghibli
英菲尼迪Q70L
寶馬5系GT
凱迪拉克CTS
眾泰Z700
凱迪拉克CT6 Plug-in
支付寶掃碼詢價
領最高888元現(xiàn)金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