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砍遍全城
(該車系評分高于%的同級別車系)
網(wǎng)友印象(全部在售):
網(wǎng)友印象(全部在售):
購買時間2013年05月
購買地點北京市 北京
裸車價格44.00萬元
平均油耗9.5L/100km
行駛里程5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車身外形和配置
缺點:動力有點弱了,不過畢竟定位商務,,而且S模式或者運動模式也是蠻不錯的了。
外觀:時尚 大氣 霸氣
內(nèi)飾:塑造的科技感是當時ABB里最好的
空間:空間方面真的很大 而且國產(chǎn)的還加長了 開著會很舒服 不會讓后你感覺到壓抑 尤其是后排
動力:很強勁,提速也很快。
操控:
低速方向盤比較輕,握感舒適,轉彎自如,高速方向盤比較穩(wěn),即使調(diào)至動態(tài)模式也談不上運動的感覺,5米的車不用談操控
油耗:開郊區(qū)比較多,目前平均8.6,非常省油,定速90才6升不到,非常省油
舒適:懸架偏軟,過減速帶時有輕微震動,能接受,轉彎較為穩(wěn)定。
|
購買時間2013年12月
購買地點江西 南昌
裸車價格42.80萬元
平均油耗10.5L/100km
行駛里程13861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車身外形和配置
缺點:沒有放太陽鏡的地方 沒有電動尾門 沒有記憶座椅 只能放一張cd 輪轂太小
外觀:外觀很年輕 車車比寶馬GT 還長。
內(nèi)飾:內(nèi)飾也一般吧
空間:空間還可以 后排做三個大漢都不顯得擁擠
配置:相對于優(yōu)惠幅度和上市時間 性價比還是可以的
動力:不追求飆車,動力足夠用
操控:
這么長的軸距就別談什么操控了 本身操控這東西就不是奧迪的強項
油耗:現(xiàn)在超過10000公里了,油耗非常滿意。有段時間最低我開到了9.2。不過那是基本上在郊區(qū)跑,不堵車。
舒適:很好,一點小顛簸都會被很好的過濾掉。不錯
|
購買時間2013年01月
購買地點江蘇 蘇州
裸車價格51.80萬元
平均油耗13.0L/100km
行駛里程3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外觀
缺點:保養(yǎng)費用較高,基本每次都在2000+,2萬公里大保的時候3000+.坐姿較低,導航更新速度令人無話可說,變速箱每次R變D或者D變R如果立刻踩油門會很明顯的頓挫
外觀:穩(wěn)重 商務 大氣 日間行車燈不錯 很喜歡
內(nèi)飾:做功還算不錯,不過感覺不是很高端.
空間:空間非常很充足,后排大。
配置:在BBA里當然算很高的 優(yōu)惠下來還是很劃算的
動力:2.8動力足夠了,輸出很平順,沒有突兀的感覺
操控:
操控我只敢說車很穩(wěn),基本都是自己開或者拉著家人沒有激烈駕駛過,不拿小命開玩笑.
油耗:一般開的比較猛13個油吧 能接受
舒適:駕駛席感覺一般,坐姿太低長時間駕駛腰部不是很舒服
|
購買時間2012年03月
購買地點重慶市 重慶
裸車價格60.06萬元
平均油耗11.0L/100km
行駛里程50639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外形不錯`年輕化`內(nèi)飾可以`比較科技
缺點:油耗有點高,對我來說!車系的款式太單一。外貌基本不變不管你是0幾款或者1幾款
外觀:穩(wěn)重 商務 大氣 日間行車燈不錯 很喜歡
內(nèi)飾:做功還算不錯,不過感覺不是很高端.
空間:完全能夠日常使用
配置:在BBA里當然算很高的 優(yōu)惠下來還是很劃算的
動力:2.8動力足夠了,輸出很平順,沒有突兀的感覺
操控:
相比寶馬5系有較大差距,制動性能非常差,即使使勁踏剎車也不見車能按意愿停止,以致于不敢開快,這點讓我后悔買奧迪
油耗:一般開的比較猛13個油吧 能接受
舒適:舒適性一流,不容置疑。尤其后排體驗。
|
購買時間2012年10月
購買地點河北 滄州
裸車價格53.50萬元
平均油耗12.0L/100km
行駛里程40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夜晚燈光好看,科技感十足,油耗可以接受
缺點:雨天車身打滑,據(jù)說是該款車該型號的通病,ESP提前介入
外觀:非常好,既保留了老款的大氣,又帶來了時尚的氛圍。
內(nèi)飾:內(nèi)飾,桃木加真皮,能觸碰到的地方基本都是軟的…擋把旁邊的mmi系統(tǒng),跟升降屏,都是大愛,現(xiàn)在4年過去了,一點也不過時…
空間:比老款要小,特別是后排空間
動力:市區(qū)里跑的比較多,夠用~!
操控:
操控就不想說啥了 中規(guī)中矩吧
油耗:綜合油耗10個左右 可以接受有
舒適:座椅包裹性好,車子行駛起來很平穩(wěn),車內(nèi)隔音效果也很好。
|
購買時間2014年01月
購買地點廣東 廣州
裸車價格39.40萬元
平均油耗7.8L/100km
行駛里程1798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說道最滿意的,當然是乘坐舒適度了,司機185,185乘客坐后排翹二郎腿無壓力,座椅傾斜度適中,做工精致,座椅怎么看怎么舒服,不像日本車,桌椅邊上翹起來一大塊,特別難看。而且座椅軟硬適中,前排扶手高低可調(diào),后排扶手高度也正好,而且長度也很合適,放個水杯再放手上去都不會覺得擠。說完空間和座椅就說電子配置,所有車窗都配有一鍵升降,后排也可以控制天窗的開閉與后遮陽簾。4區(qū)的空調(diào),前后排都有加熱
缺點:看不到的地方做工有小瑕疵,顛簸路段車內(nèi)有異響,影響心情
外觀:首先,顏色是我的大愛,很有個性,不像白色那樣晃眼,也不像黑色那樣顯小。其次,車身的造型比較修長,同時車身也夠寬大。車寬是好事,相應的內(nèi)部空間也更寬敞。整個車擺脫了老款那種嚴肅規(guī)整的造型,顯得更時尚更運動。在褪去了老款的商務、公務車的光環(huán)之后,它變得更適合家里用了。至少我看到它的時候,想的是開它帶全家人出游,而不是去見客戶。
內(nèi)飾:豪華型,到底豪華在哪里了?其實從內(nèi)飾就能看出來。當初我堅決選擇米色內(nèi)飾,就是因為它顯得更貴氣。雖然我知道米色的內(nèi)飾不太耐臟,但是我覺得只要夠勤快,這都就不是問題。還有桃木內(nèi)飾,我覺得也很有檔次。我知道大家會覺得桃木的比較顯老,不夠時尚,但我比較喜歡桃木質感。要求時尚度高的朋友,可以去選鋁飾條,然后再配上深色的內(nèi)飾,也很不錯。除此以外,整個車的內(nèi)飾做工和用料確實很好,尤其是細節(jié)方面很注重。這就是為什么豪華車賣得貴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它們動力更強、功能更多、空間更大,而且還因為它們更精細的做工和更高檔的用料。
空間:一個字評價,大!5米多長的車,3米多長的軸距,這么好的硬件條件,說它空間不夠大那是騙人。像我調(diào)整好駕駛座的位置之后,坐我后面的人會覺得很寬敞(來自我爸的評價),翹個二郎腿沒有任何問題。有時候我喜歡“躺著”開,座椅和椅背的位置要比平時靠后些。(個性行為,請勿模仿哦)。即便是這樣,坐我后面的人,仍舊會覺得綽綽有余。像我媽這種比較富態(tài)的人,占地面積也相對大點,坐過這輛車之后,也覺得特別寬敞。畢竟買這個車就是為了家用,爸媽的感受是最重要。
配置:我覺得是物有所值的。不錯的動力、很好的空間和舒適性、豐富多樣的功能配置(豪華分區(qū)自動空調(diào)、后排空調(diào)獨立控制、MMI多媒體系統(tǒng)、導航、藍牙、全景天窗、6碟DVD、BOSE音響等等),再加上德國車相對可靠的技術和工藝。不要跟我說這些配置什么什么車上都有了,什么什么車才多少錢之類的話。買車首先是自己喜歡,其次是在一個自己覺得合理的價格的基礎上,能得到更多東西,這就叫性價比。同意的可以舉手,不同意的就跳過吧。
動力:2.5V6的發(fā)動機絕對足夠平順,搭配上8檔變速箱,換擋邏輯調(diào)整的足夠聰明,完全可以迎合駕駛者的各種需求。在自動擋加速模式下加速表現(xiàn)只能說一般,畢竟接近2噸的車重。但是當你打開換擋撥片模式,關掉車內(nèi)的音響,在沒車的道路上絕對可以感受到駕駛的激情和樂趣,2.5V6的發(fā)動機發(fā)出的聲音雖然比不上大排量自吸的爆炸聲音,但是絕對可以滿足一個非賽車車手駕駛愛好者的需求。發(fā)動機轉速拉到3000轉以上換擋,聽著發(fā)動機聲音,絕對有Xbox one上開真實賽車的感受。有一次和師兄跑高速出游,他是一輛35tfsi的A4,在高速上120公里以后加速明顯會疲軟,但是這臺2.5v6的發(fā)動機絕對沒有疲軟的感受,160以上的時速的時候車子很穩(wěn),絕對不飄,操控起來很有信心。但是還是勸各位車主安全第一,切勿超速行駛。動力平順性無需多言,畢竟自吸發(fā)動機,沒有渦輪的介入。
操控:
沒什么特別極端的感覺,倒是覺得很好開,有時候都感覺不出來我是在開一輛1.8噸重的車。轉向基本上是指哪打哪,不用擔心準確度的問題。低速停車、倒車、移庫不費力(方向盤助力給的足,方向盤輕且靈活),高速開車平穩(wěn)、踏實?傮w感覺,開A6L是一種四平八穩(wěn)的感覺,不會太激烈,也不會太肉,就是很順手的感覺。
油耗:目前行駛了將近47000公里,長期油耗在11.5左右,如果純市區(qū)的油耗的話,關閉自動啟停,在天津早晚高峰期間大概14到15個,打開啟停13到14個。高速油耗120定速巡航的話,油耗7.5左右。100定速的話7.2左右。8速變速箱即使在130的時速下轉速也就僅僅2000轉左右。我覺得這油耗可以了,不必太過在意。
舒適:首先座椅的座墊和靠墊特別好,柔軟舒適。其次雖然不是舒適懸架和空氣懸架,但是我這輛車對路面的顛簸過濾得還不錯,尤其是開啟舒適的駕駛模式之后。而且我覺得后排明顯要比前排更舒服,寬敞的空間、舒服的座椅、獨立控制的空調(diào)。比起開車,有時候我更愿意坐在后排去享受這一切。整個車,靜音效果做得也不錯,因為幾乎聽不到發(fā)動機在高轉速時的轟鳴聲。
|
購買時間2012年12月
購買地點遼寧 營口
裸車價格46.50萬元
平均油耗10.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BOSE音響,讓我感覺多花的幾萬塊都很值,而且特別是堵車的時候感覺很舒心。自己也建立了廣西的奧迪車友會,廣西心途奧迪車友會,奧迪的保有量很大,這一點有利于團隊以及組織的拓展
缺點:d檔動力比較差,由于是30的車所以動力稍顯不足,本來覺得2.5的排量,提速不也不會慢,可是被1.8的日本車起步完虐。但是車速到了140,提速也無壓力,沒有一點吃力感,不像日本車到了100多加油就開始吃力了。小毛病不少,我遇到過大燈故障,天窗無法開啟,車鑰匙無法識別,沒有下雨雨刷亂擺,大燈自動開閉靈敏度較差,還有就是大燈高度怎么調(diào)啊啊,上次保養(yǎng)4兒子給我把燈調(diào)的太低了,只能照到車前2米。。尼瑪?shù)?兒子,氣死我了。。
外觀:首先,顏色是我的大愛,很有個性,不像白色那樣晃眼,也不像黑色那樣顯小。其次,車身的造型比較修長,同時車身也夠寬大。車寬是好事,相應的內(nèi)部空間也更寬敞。整個車擺脫了老款那種嚴肅規(guī)整的造型,顯得更時尚更運動。在褪去了老款的商務、公務車的光環(huán)之后,它變得更適合家里用了。至少我看到它的時候,想的是開它帶全家人出游,而不是去見客戶。
內(nèi)飾:豪華型,到底豪華在哪里了?其實從內(nèi)飾就能看出來。當初我堅決選擇米色內(nèi)飾,就是因為它顯得更貴氣。雖然我知道米色的內(nèi)飾不太耐臟,但是我覺得只要夠勤快,這都就不是問題。還有桃木內(nèi)飾,我覺得也很有檔次。我知道大家會覺得桃木的比較顯老,不夠時尚,但我比較喜歡桃木質感。要求時尚度高的朋友,可以去選鋁飾條,然后再配上深色的內(nèi)飾,也很不錯。除此以外,整個車的內(nèi)飾做工和用料確實很好,尤其是細節(jié)方面很注重。這就是為什么豪華車賣得貴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它們動力更強、功能更多、空間更大,而且還因為它們更精細的做工和更高檔的用料。
空間:從外表側面看,長長的軸距很給人滿足感。平常都是一個人開,能滿足我喜歡半躺式開車的要求。
配置:我覺得是物有所值的。不錯的動力、很好的空間和舒適性、豐富多樣的功能配置(豪華分區(qū)自動空調(diào)、后排空調(diào)獨立控制、MMI多媒體系統(tǒng)、導航、藍牙、全景天窗、6碟DVD、BOSE音響等等),再加上德國車相對可靠的技術和工藝。不要跟我說這些配置什么什么車上都有了,什么什么車才多少錢之類的話。買車首先是自己喜歡,其次是在一個自己覺得合理的價格的基礎上,能得到更多東西,這就叫性價比。同意的可以舉手,不同意的就跳過吧。
動力:2.5V6的發(fā)動機絕對足夠平順,搭配上8檔變速箱,換擋邏輯調(diào)整的足夠聰明,完全可以迎合駕駛者的各種需求。在自動擋加速模式下加速表現(xiàn)只能說一般,畢竟接近2噸的車重。但是當你打開換擋撥片模式,關掉車內(nèi)的音響,在沒車的道路上絕對可以感受到駕駛的激情和樂趣,2.5V6的發(fā)動機發(fā)出的聲音雖然比不上大排量自吸的爆炸聲音,但是絕對可以滿足一個非賽車車手駕駛愛好者的需求。發(fā)動機轉速拉到3000轉以上換擋,聽著發(fā)動機聲音,絕對有Xbox one上開真實賽車的感受。有一次和師兄跑高速出游,他是一輛35tfsi的A4,在高速上120公里以后加速明顯會疲軟,但是這臺2.5v6的發(fā)動機絕對沒有疲軟的感受,160以上的時速的時候車子很穩(wěn),絕對不飄,操控起來很有信心。但是還是勸各位車主安全第一,切勿超速行駛。動力平順性無需多言,畢竟自吸發(fā)動機,沒有渦輪的介入。
操控:
方向盤沒有虛位,底盤扎實厚重,懸掛調(diào)教偏于舒適,基本上過濾掉了路上大部分的顛簸和噪音,雨雪模式下打開防止側滑,開起來很穩(wěn)當。真皮方向盤手感超級好,誰開誰知道。
油耗:市區(qū)開出來12個油,在大家的成績面前顯得比較中庸,這可能跟我開車有時候喜歡大腳油門有關。我很想知道大家怎么開到10個甚至更低的。不過我對這個油耗已經(jīng)非常滿意了,因為我預想著這么大的排量, 6缸的發(fā)動機,油耗怎么也要15個往上了。沒想到的是,結果超乎我的想象,很不錯。
舒適:首先座椅的座墊和靠墊特別好,柔軟舒適。其次雖然不是舒適懸架和空氣懸架,但是我這輛車對路面的顛簸過濾得還不錯,尤其是開啟舒適的駕駛模式之后。而且我覺得后排明顯要比前排更舒服,寬敞的空間、舒服的座椅、獨立控制的空調(diào)。比起開車,有時候我更愿意坐在后排去享受這一切。整個車,靜音效果做得也不錯,因為幾乎聽不到發(fā)動機在高轉速時的轟鳴聲。
|
購買時間2012年10月
購買地點廣西 柳州
裸車價格50.55萬元
平均油耗12.0L/100km
行駛里程40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科技感十足,大燈非常漂亮,沒想到,油耗真心低,本人經(jīng)常跑高速油耗7.8,低速9.0 綜合8.5
缺點:倒車反應慢,斜坡會輕微向前溜,不適應;導航有點OUT,好多地名找不到.
外觀:12款的車燈應該是剛改的比較適合年輕化的車燈,非常犀利。尾燈剎車等很有辨識度,對得起燈廠的名號。車門是鋁制的,在減重上做的很好。車身造型側面看非常穩(wěn)重,前方斜側45度比較年輕,改一個輪轂的話,完全可以適合年輕改裝車發(fā)燒友。后屁股很翹,用我媳婦的話就是非常飽滿。
內(nèi)飾:豪華型,到底豪華在哪里了?其實從內(nèi)飾就能看出來。當初我堅決選擇米色內(nèi)飾,就是因為它顯得更貴氣。雖然我知道米色的內(nèi)飾不太耐臟,但是我覺得只要夠勤快,這都就不是問題。還有桃木內(nèi)飾,我覺得也很有檔次。我知道大家會覺得桃木的比較顯老,不夠時尚,但我比較喜歡桃木質感。要求時尚度高的朋友,可以去選鋁飾條,然后再配上深色的內(nèi)飾,也很不錯。除此以外,整個車的內(nèi)飾做工和用料確實很好,尤其是細節(jié)方面很注重。這就是為什么豪華車賣得貴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它們動力更強、功能更多、空間更大,而且還因為它們更精細的做工和更高檔的用料。
空間:空間還是很滿意的,本人身高175CM,以后比較靠后的坐姿,即使如此也能保證后排的舒適性。只不過后排中間的鼓包問題比較嚴重,坐在中間會比較難受,短途還好長途的話會很累。后備箱的空間很令人滿意。
配置:我覺得是物有所值的。不錯的動力、很好的空間和舒適性、豐富多樣的功能配置(豪華分區(qū)自動空調(diào)、后排空調(diào)獨立控制、MMI多媒體系統(tǒng)、導航、藍牙、全景天窗、6碟DVD、BOSE音響等等),再加上德國車相對可靠的技術和工藝。不要跟我說這些配置什么什么車上都有了,什么什么車才多少錢之類的話。買車首先是自己喜歡,其次是在一個自己覺得合理的價格的基礎上,能得到更多東西,這就叫性價比。同意的可以舉手,不同意的就跳過吧。
動力:2.5V6的發(fā)動機絕對足夠平順,搭配上8檔變速箱,換擋邏輯調(diào)整的足夠聰明,完全可以迎合駕駛者的各種需求。在自動擋加速模式下加速表現(xiàn)只能說一般,畢竟接近2噸的車重。但是當你打開換擋撥片模式,關掉車內(nèi)的音響,在沒車的道路上絕對可以感受到駕駛的激情和樂趣,2.5V6的發(fā)動機發(fā)出的聲音雖然比不上大排量自吸的爆炸聲音,但是絕對可以滿足一個非賽車車手駕駛愛好者的需求。發(fā)動機轉速拉到3000轉以上換擋,聽著發(fā)動機聲音,絕對有Xbox one上開真實賽車的感受。有一次和師兄跑高速出游,他是一輛35tfsi的A4,在高速上120公里以后加速明顯會疲軟,但是這臺2.5v6的發(fā)動機絕對沒有疲軟的感受,160以上的時速的時候車子很穩(wěn),絕對不飄,操控起來很有信心。但是還是勸各位車主安全第一,切勿超速行駛。動力平順性無需多言,畢竟自吸發(fā)動機,沒有渦輪的介入。
操控:
沒什么特別極端的感覺,倒是覺得很好開,有時候都感覺不出來我是在開一輛1.8噸重的車。轉向基本上是指哪打哪,不用擔心準確度的問題。低速停車、倒車、移庫不費力(方向盤助力給的足,方向盤輕且靈活),高速開車平穩(wěn)、踏實。總體感覺,開A6L是一種四平八穩(wěn)的感覺,不會太激烈,也不會太肉,就是很順手的感覺。
油耗:目前行駛了將近47000公里,長期油耗在11.5左右,如果純市區(qū)的油耗的話,關閉自動啟停,在天津早晚高峰期間大概14到15個,打開啟停13到14個。高速油耗120定速巡航的話,油耗7.5左右。100定速的話7.2左右。8速變速箱即使在130的時速下轉速也就僅僅2000轉左右。我覺得這油耗可以了,不必太過在意。
舒適:首先座椅的座墊和靠墊特別好,柔軟舒適。其次雖然不是舒適懸架和空氣懸架,但是我這輛車對路面的顛簸過濾得還不錯,尤其是開啟舒適的駕駛模式之后。而且我覺得后排明顯要比前排更舒服,寬敞的空間、舒服的座椅、獨立控制的空調(diào)。比起開車,有時候我更愿意坐在后排去享受這一切。整個車,靜音效果做得也不錯,因為幾乎聽不到發(fā)動機在高轉速時的轟鳴聲。
|
購買時間2013年11月
購買地點河北 滄州
裸車價格40.30萬元
平均油耗9.8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高科技,不會讓你失望得一款車
缺點:后排空調(diào)旋鈕,很容易被后排乘客腿部誤按,一不小心碰到它空調(diào)就開啟了。。。而且發(fā)現(xiàn)MMI里面也沒有相關設置可以控制。
外觀:外觀一直以來,覺得非常的不錯。奧迪燈廠的綽號不是這么說說的,燈確實很霸氣漂亮。我覺得奧迪的車燈確實很經(jīng)典。圓圓的外形也很討人喜歡。
內(nèi)飾:內(nèi)飾總體風格非常不錯,很大氣,是一個成熟男性的定位。
空間:空間當然不用多說,非常的棒。老爸175的身高,我180的身高,車頂還有一拳的距離。座位非常的寬敞。車身也很長。后座是老媽的專座,距她的反饋,空間很夠。座椅比我的寶馬X1舒適太多。。乘坐空間:我身高180,所以坐在副駕駛上并不是特別舒服,長度上比較緊湊,主要是老媽坐在我身后,沒辦法往后調(diào)。她身高165,后排也就是夠用。主要還是座椅比較軟,比較長也比較寬,所以屁股坐下去還是很舒適的儲物空間:儲物空間是這款奧迪的一個巨大的優(yōu)勢。儲物的地方很多。前排的扶手箱還挺深的,還有一個很深的空間?梢杂脕矸攀謾C。不太滿意的是,只有一個放茶杯的地方,明明前排兩個座位會有兩個人坐,就一個茶杯座,這個設計不科學。在前排座位下面還有一個挺實用的儲物空間。前排側面的儲物盒不夠深,不過平時放放零碎的東西還挺不錯的。后備箱超大,詳細在后面說。全家出游時:全家出游的情況一般發(fā)生在過年期間,加上爺爺奶奶或者其他家人。乘坐空間,五個人還是比較寬裕的,因為車子寬。不過后排中間座位坐的不太舒服。放行李:非常棒的后備箱空間也是一大亮點,奧迪A6L的后備箱又大又深。有一次出去旅行,三個人帶了兩個大箱子,飛機上能托運的最大的那種,貌似是28寸?放進去還有很大的空間。真的非常的不錯。橫向對比:既然有新車就稍稍對比一下。舒適性上和我的新款寶馬X1比,秒殺新車。操控性被秒殺。空間上都還不錯。其他沒啥可比性了。
配置:性價比還是不錯的,不過當年買還是有點貴,還好內(nèi)部價,不然買不起啊。
動力:動力的話,剛開始挺不錯。現(xiàn)在感覺有點肉,或許是開慣了四驅的X1?感覺動力肉。特別是在起步的時候,加速的推背感很少,汽車的調(diào)教明顯偏向于舒適性。在高速上倒還是不錯的。動力平順性:動力平順性很不錯,變速箱不會出現(xiàn)換擋的感覺。很平順的過渡到新的檔位,還是很不錯的。比我的新車好很多。加速表現(xiàn):加速表現(xiàn)真的一般,在起步的情況下,被我的新車完爆。不過在高速的加速表現(xiàn)還不錯,雖然沒有強烈的推背感,但還是要啥有啥。特別是,很平穩(wěn),穩(wěn)重的表現(xiàn)讓人安心。跑高速:跑高速還是很穩(wěn)重的,加速中規(guī)中矩。還不錯的駕乘體驗。
操控:
奧迪的操控我并不是特別喜歡,方向盤太輕,駕駛感受一般。而且容易誤操作。山路:山路上表現(xiàn)還不錯,我們家經(jīng)常喜歡往山里面跑。陪伴我們?nèi)ミ^三清山,莫干山,太湖源,千島湖等等等等。在盤山公路上,表現(xiàn)還是很不錯的,上坡非常的平穩(wěn)有勁道。不會覺得很肉。底盤及懸架:懸架肯定是調(diào)教到舒適性,通過性還是不錯的,過個坑過個減速帶,還是比較平穩(wěn)的,并不會被震的慌。雨雪泥濘路面:雨雪天氣,剎車還是非常的給力,不會因為擔心剎車過長而影響駕駛感受。
油耗:油耗上,算是個油老虎吧?油箱非常的大,一次要加快800塊錢。。當年油價高的時候,真的很心疼。油耗大概綜合工況10升每百公里。還是挺費油的。不過大油箱的好處是,如果覺得某些省份的油不太清潔,可以玩兒一圈回來再加油。特別是有些地區(qū)使用乙醇汽油,對車子不太好,就加一次,回來再加。很方便。
舒適:舒適性已經(jīng)說了很多次了,真的是太舒適了。我覺得駕駛位太舒適也不是好事,開高速經(jīng)常犯困。。。噪音控制:奧迪的噪音控制非常的不錯,胎噪基本沒有,車內(nèi)在高速情況下也非常的安靜。車內(nèi)成員說話,正常音量就可以了。座椅舒適性:整體座椅都相當舒適,對于我而言,感覺過于舒適了。前排的包裹性一般,座椅很軟。空調(diào):空調(diào)的制冷制熱效果非常好,自動空調(diào)還是挺聰明的。
|
購買時間2013年03月
購買地點北京市 北京
裸車價格45.00萬元
平均油耗8.9L/100km
行駛里程55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車內(nèi)空間滿足這個層次的需求。車內(nèi)配置也非常滿意,4區(qū)獨立空調(diào)和四座都有座椅加熱非常受用。車內(nèi)降噪和震動做的都比較好,體現(xiàn)了V6發(fā)動機的優(yōu)勢。
缺點:d檔動力比較差,由于是30的車所以動力稍顯不足,本來覺得2.5的排量,提速不也不會慢,可是被1.8的日本車起步完虐。但是車速到了140,提速也無壓力,沒有一點吃力感,不像日本車到了100多加油就開始吃力了。小毛病不少,我遇到過大燈故障,天窗無法開啟,車鑰匙無法識別,沒有下雨雨刷亂擺,大燈自動開閉靈敏度較差,還有就是大燈高度怎么調(diào)啊啊,上次保養(yǎng)4兒子給我把燈調(diào)的太低了,只能照到車前2米。。尼瑪?shù)?兒子,氣死我了。。
外觀:首先,顏色是我的大愛,很有個性,不像白色那樣晃眼,也不像黑色那樣顯小。其次,車身的造型比較修長,同時車身也夠寬大。車寬是好事,相應的內(nèi)部空間也更寬敞。整個車擺脫了老款那種嚴肅規(guī)整的造型,顯得更時尚更運動。在褪去了老款的商務、公務車的光環(huán)之后,它變得更適合家里用了。至少我看到它的時候,想的是開它帶全家人出游,而不是去見客戶。
內(nèi)飾:豪華型,到底豪華在哪里了?其實從內(nèi)飾就能看出來。當初我堅決選擇米色內(nèi)飾,就是因為它顯得更貴氣。雖然我知道米色的內(nèi)飾不太耐臟,但是我覺得只要夠勤快,這都就不是問題。還有桃木內(nèi)飾,我覺得也很有檔次。我知道大家會覺得桃木的比較顯老,不夠時尚,但我比較喜歡桃木質感。要求時尚度高的朋友,可以去選鋁飾條,然后再配上深色的內(nèi)飾,也很不錯。除此以外,整個車的內(nèi)飾做工和用料確實很好,尤其是細節(jié)方面很注重。這就是為什么豪華車賣得貴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它們動力更強、功能更多、空間更大,而且還因為它們更精細的做工和更高檔的用料。
空間:空間大,放東西的地方也比較多。A6L的大空間大伙兒都知道,后排座上三人兒,一點事兒都沒有,腿還不憋屈。放東西的地兒也多,兩層的前排中央扶手,平時咖啡、水杯放杯槽。前后門兒的凹槽里都能放東西,有人說后備箱里放不了什么大箱子,我想說畢竟在這是轎車,不是金杯,總不能指望著它拉貨。
配置:我覺得是物有所值的。不錯的動力、很好的空間和舒適性、豐富多樣的功能配置(豪華分區(qū)自動空調(diào)、后排空調(diào)獨立控制、MMI多媒體系統(tǒng)、導航、藍牙、全景天窗、6碟DVD、BOSE音響等等),再加上德國車相對可靠的技術和工藝。不要跟我說這些配置什么什么車上都有了,什么什么車才多少錢之類的話。買車首先是自己喜歡,其次是在一個自己覺得合理的價格的基礎上,能得到更多東西,這就叫性價比。同意的可以舉手,不同意的就跳過吧。
動力:一點都不覺得肉、平時足夠用,深踩油門要猛一些,要是換到S擋或動態(tài)模式,推背感也就出來了,但我平時用的很少,畢竟這車家用比較多,太猛了還是有點不太好,我開車比較求穩(wěn)。
操控:
A6L我覺得精準度還挺好,看著A6L又長又寬,但是開起來轉向什么的,不費勁兒。平常挪個車什么的,感覺一只手就能搞定。跑高速時方向盤雖然會變沉,但還算比較輕松。
油耗:目前行駛了將近47000公里,長期油耗在11.5左右,如果純市區(qū)的油耗的話,關閉自動啟停,在天津早晚高峰期間大概14到15個,打開啟停13到14個。高速油耗120定速巡航的話,油耗7.5左右。100定速的話7.2左右。8速變速箱即使在130的時速下轉速也就僅僅2000轉左右。我覺得這油耗可以了,不必太過在意。
舒適:首先座椅的座墊和靠墊特別好,柔軟舒適。其次雖然不是舒適懸架和空氣懸架,但是我這輛車對路面的顛簸過濾得還不錯,尤其是開啟舒適的駕駛模式之后。而且我覺得后排明顯要比前排更舒服,寬敞的空間、舒服的座椅、獨立控制的空調(diào)。比起開車,有時候我更愿意坐在后排去享受這一切。整個車,靜音效果做得也不錯,因為幾乎聽不到發(fā)動機在高轉速時的轟鳴聲。
|
皇冠
輝昂
凱迪拉克XTS
紅旗H7
瑪莎拉蒂Ghibli
英菲尼迪Q70L
寶馬5系GT
凱迪拉克CTS
眾泰Z700
凱迪拉克CT6 Plug-in
支付寶掃碼詢價
領最高888元現(xiàn)金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