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砍遍全城
(該車系評分高于%的同級別車系)
網友印象(全部在售):
網友印象(全部在售):
購買時間2016年11月
購買地點山西 太原
裸車價格40.80萬元
平均油耗12.2L/100km
行駛里程1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整體都很滿意
缺點:檔桿沒有以前的漂亮,要是電子檔桿久完美了
外觀:很早就喜歡奧迪了,所以買車的時候都沒看過其他同等價位和同級別的車!
內飾:總體滿意,要是用的是電子檔桿的話就完美了!現在的檔桿還沒上一款的好看
空間:基本上都是一家四口(兩個大人兩個小孩)乘坐,空間非常夠用!把前排座位調到舒服的位置,我家三歲的孩子(偏瘦)可以蹲在前排與后排座位中間玩耍
配置:性價比?這個級別應該算可以了吧,最起碼優(yōu)惠幅度蠻大的!
動力:挺多人說30的起步有點肉,但我對動力要求不是很高,所以覺得夠用了!
操控:
比起以前開飛度和K5,真的高了不是一個檔次!方向盤很輕,指向性特別好
油耗:目前是12.2!和每天接送孩子都是早晚高峰期有關系,但愿過了首保會少點
舒適:我覺得很舒服
|
購買時間2013年09月
購買地點北京市 北京
裸車價格38.00萬元
平均油耗8.3L/100km
行駛里程9832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新款比老款要動感很多,眼神犀利,年輕化了,正因為這點才讓我這個20-30年齡段的人選擇了在眾人眼里只屬于50+年齡段的A6。
缺點:胎不夠好,雖然DTM房車賽BBA用的都是HANKOOK,但還是覺得怎么也得上米胎吧
外觀:外觀一直以來,覺得非常的不錯。奧迪燈廠的綽號不是這么說說的,燈確實很霸氣漂亮。我覺得奧迪的車燈確實很經典。圓圓的外形也很討人喜歡。
內飾:內飾的配置和做工都很好,TFSI舒適型不是桃木裝飾,正合我意,銀色金屬的裝飾看上去更加年輕,在配合氛圍燈,讓車里顯得很科技感。彩色的駕駛員顯示屏、帶換擋的多功能方向盤、8英寸的大屏幕、MMI系統(tǒng)把整個內飾營造的是很有科技范兒,這一代的MMI加入了手寫板,手寫板用地圖的時候確實很方便,不過這個MMI新接觸的人還是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熟練!其它的內飾配置還有四區(qū)獨立的空調啊、電動調節(jié)的前排座椅和座椅腰部支撐啊、前后排座椅加熱什么的,很是豐富吧。最可惜的不是全景天窗,如果2.0T的車型里出個帶全景天窗的那就完美了。
空間:軸距超過3米,這樣的空間還需要說嗎?!后排可以翹起二郎腿,乘坐舒適
配置:性價比還是不錯的,不過當年買還是有點貴,還好內部價,不然買不起啊。
動力:動力的話,剛開始挺不錯,F在感覺有點肉,或許是開慣了四驅的X1?感覺動力肉。特別是在起步的時候,加速的推背感很少,汽車的調教明顯偏向于舒適性。在高速上倒還是不錯的。動力平順性:動力平順性很不錯,變速箱不會出現換擋的感覺。很平順的過渡到新的檔位,還是很不錯的。比我的新車好很多。加速表現:加速表現真的一般,在起步的情況下,被我的新車完爆。不過在高速的加速表現還不錯,雖然沒有強烈的推背感,但還是要啥有啥。特別是,很平穩(wěn),穩(wěn)重的表現讓人安心。跑高速:跑高速還是很穩(wěn)重的,加速中規(guī)中矩。還不錯的駕乘體驗。
操控:
8速的CVT無極變速箱表現應該說是正規(guī)中矩,加速減速的換擋都非常的順滑,除了加速渦輪介入時能感覺到一點沖勁以外,其它過程都很波瀾不驚。這個車子外表年輕了,但開起來的感覺還是偏向舒適,畢竟擁有這款車的人后排都是經常坐人,不論是對家里人還是用于商務,舒服和平順都很重要,自己開爽了倒是其次。當然,駕駛模式選項還是要提一句,這東西真的挺好用,我平時拉人基本用舒適,自己開就是自動,有時候想開個快車用用動感模式也能有激動的感覺。另外,自動啟停確實挺好使,坐我車的人基本察覺不到車子等紅燈時發(fā)動機熄火和點火的差別。
油耗:油耗上,算是個油老虎吧?油箱非常的大,一次要加快800塊錢。。當年油價高的時候,真的很心疼。油耗大概綜合工況10升每百公里。還是挺費油的。不過大油箱的好處是,如果覺得某些省份的油不太清潔,可以玩兒一圈回來再加油。特別是有些地區(qū)使用乙醇汽油,對車子不太好,就加一次,回來再加。很方便。
舒適:我的車子叫舒適型,舒適性也確實不差,座椅支撐不錯,開幾個小時也不會覺得腰酸。后排就更別提了,我自己都嫉妒坐在我車后排的人,有獨立空調、空間大、座椅舒服、還有座椅加熱。由于我自己不怎么坐車,座椅按摩就沒有加。在舒適性上A6L做的還算厚道,低配車型上的配置也不錯。
|
購買時間2012年05月
購買地點黑龍江 哈爾濱
裸車價格44.60萬元
平均油耗9.0L/100km
行駛里程10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最滿意的就是油耗了,太省油了
缺點:駕駛座椅偏硬,舒適度不如日系車。
外觀:外觀一直以來,覺得非常的不錯。奧迪燈廠的綽號不是這么說說的,燈確實很霸氣漂亮。我覺得奧迪的車燈確實很經典。圓圓的外形也很討人喜歡。
內飾:內飾的配置和做工都很好,TFSI舒適型不是桃木裝飾,正合我意,銀色金屬的裝飾看上去更加年輕,在配合氛圍燈,讓車里顯得很科技感。彩色的駕駛員顯示屏、帶換擋的多功能方向盤、8英寸的大屏幕、MMI系統(tǒng)把整個內飾營造的是很有科技范兒,這一代的MMI加入了手寫板,手寫板用地圖的時候確實很方便,不過這個MMI新接觸的人還是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熟練!其它的內飾配置還有四區(qū)獨立的空調啊、電動調節(jié)的前排座椅和座椅腰部支撐啊、前后排座椅加熱什么的,很是豐富吧。最可惜的不是全景天窗,如果2.0T的車型里出個帶全景天窗的那就完美了。
空間:空間非常大,后排不輸D級車!后排很大,有時候只有有人開車,我都愿意坐在后排,真是一種享受!來回老家,他們竟然說我的車比奔馳s還漂亮,除去品牌,這車的外形設計確實非常出彩!后備箱空間也很大,基本沒有裝不下的時候,如果后排座椅能放倒,這樣就更完美了!
配置:性價比還是不錯的,不過當年買還是有點貴,還好內部價,不然買不起啊。
動力:發(fā)動機是2.0T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在A6L里面是最低的,只有180馬力,不是高功率版的2.0T,不過這個動力對A6L也是很夠用的,買它的最主要目的還是開著舒服坐著舒服,動力我要求的不高,而且我周圍很多朋友買A6L也是選擇這款,都覺得動力還可以。買2.0T的好處是車子比裝V6的30FSI更輕,跑起來還要比30FSI更快些,而且還比它省油。
操控:
盡管車身比較長比較重,但整體的駕控感還屬于比較靈活的,剛提車一段時間稍稍有點不適應它的車身長度尤其是停車時候。D檔中規(guī)中矩,無突兀無卡頓,CVT的平順表現得淋漓盡致,盡管我的是帶T的,但只要注意油門的力度控制,完全可以做到起步和行駛的平順舒適,相當滿意它在平順舒適方面的表現。S檔。。。一個字:爽!可以滿足偶爾激情下的推背感:紅燈起步,視野開闊,S檔地板油,那一刻你可以感受到傳說中的引擎聲浪和嘶吼,帶著強烈的推背感,頓時熱血澎湃,心跳加速。。。S檔下整個車的駕控感一下子變得焦躁和靈敏,尤其是油門的反應,會頓時讓你感覺它變身了。。。市區(qū)中行駛,變道超車可以相當靈活毫不拖泥帶水,讓你覺得黑六并沒那么笨重。另外特別提下高速的感受,噪音和穩(wěn)定性表現相當不錯,方向盤高速下很穩(wěn)很扎實。
油耗:油耗上,算是個油老虎吧?油箱非常的大,一次要加快800塊錢。。當年油價高的時候,真的很心疼。油耗大概綜合工況10升每百公里。還是挺費油的。不過大油箱的好處是,如果覺得某些省份的油不太清潔,可以玩兒一圈回來再加油。特別是有些地區(qū)使用乙醇汽油,對車子不太好,就加一次,回來再加。很方便。
舒適:整體隔音很滿意,關上車窗,即使是在鬧市區(qū),外面噪雜的環(huán)境噪音幾乎可以全部過濾掉。高速下,只有很安靜的環(huán)境靠車窗位置能聽到輕微的風噪。急加速時候,或許是渦輪增壓的關系,駕駛位安靜情況下還是能明顯聽到發(fā)動機低沉的聲音的。
|
購買時間2010年10月
購買地點廣東 深圳
裸車價格33.00萬元
平均油耗10.0L/100km
行駛里程38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坐承空間大,后座乘客空間交租。
缺點:燒機油 年輕人開這車像司機 我的是黑色 我覺得白色能好點
外觀:外觀舒展,大氣流暢。得益于奧迪在中國多年經營給廣大群眾和團體留下的良好形象。我在本地又找關系上了個所謂的好號,以至于去好多賓館,酒店和政府部門都不要停車盤問和登記。自己也著實體會了一把車就是身份和地位象征的感覺,小城市尤其如此。
內飾:內飾的造型不像大眾那樣對稱,而是略微向駕駛員方向傾斜,也許是想顯示奧迪早期運動背景吧,很好看。其次,各種按鈕功能和儀表的顯示的操作和人機工程學都非常到位。座椅調節(jié)和支持也不錯。
空間:空間充足,駕乘舒適度較高
配置:2.0TFSI標準自動型2010年3月我們這里的經銷商售價399900元,包牌448300元,既不加價,也不優(yōu)惠。手動擋的車型,經銷商幾乎不賣?紤]老婆不會開手動擋,就選了這款。對各項配置也滿意,導航,全方位泊車雷達,天窗等等該有的都有。當時的奧迪A6價格區(qū)間在377500到696000之間,高配當然好,動力更好,可是30萬的差價,30萬也夠生意周轉好長時間,只要是奧迪就行,沒必要追求高達上啦。事實證明,當時的選擇是對的?纯船F在的市場,高配車優(yōu)惠12萬,低配優(yōu)惠4到6萬。真不值,中國車市價格還是虛高。我的車不屬于新款,要是新款A6車主對之前買車,現在降價幅度這么大,可怎么維權呀,房地產市場不就有業(yè)主抵制開發(fā)商降價嗎?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確實像中央說的,進入深水區(qū)呀,路還長。
動力:買車時擔心2.0T排量的發(fā)動機,又是自動擋,動力會不夠,實際使用發(fā)現起步,中低速行駛,提速很快,城市可以說是游刃有余。高速動力表現,山西高速太行山脈和呂梁山脈路段。坡道多,彎道多,大車多,要想保證安全,并不是慢慢的在超車道行駛,該快時,必須快,否則就給別人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動力想有就有。
操控:
操控方面還可以!~
油耗:油耗總體滿意,畢竟車大,車重,還經常拉貨,送貨,高速可以跑到9升,新車時市區(qū)11升,現在就是12升到13升的樣子。對于油耗,我的觀念是:車這東西,只要開,就要耗油,不開最省油,F在的用車環(huán)境,不可能跑出廠家宣稱的理想油耗。我的2.0T車型機油消耗沒有車友們說的那么多,但是也有消耗,我的習慣是機油故障報警燈一亮就添加,最多的一次加了1升多。車友們說加全合成的機油比加普通半合成的機油消耗量大。最近的一次保養(yǎng)我就把機油從灰殼HX8換成了藍殼HX7,能省些錢,也做個試驗,看看車友們的實踐能否在我的車上應驗。
舒適:重點先說說空調和多媒體系統(tǒng),分區(qū)獨立的空調系統(tǒng),制冷和暖風的效率和效果都不錯。車主既不會在冬天挨凍,也不會在夏天受熱。而且后排乘客也可以享受到這種待遇,點贊。導航系統(tǒng)雖然內容不是特別新,更新起來也不是特別便利和便宜,但有個方向指引作用,也很有用。現在新技術確實要比老的進步不少,語音互聯,3D圖形,大屏幕。讓我羨慕新A6車主?磥,未來汽車智能化是趨勢。不過,電子設備在汽車上應用的多了,它的穩(wěn)定性還需提高。另外,人們不可避免的要分心要在駕駛的過程中使用這些東西,有時還要娛樂,肯定會影響安全,希望法律也能與時俱進。
|
購買時間2013年03月
購買地點上海市 上海
裸車價格38.41萬元
平均油耗12.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空間很大 , 里面乘坐很舒適 , 尤其后排, 蹺二郎腿都可以 。 我老婆173cm, 睡在后排他都稱贊很舒服 。
缺點:車輛的內飾不是很喜歡 ,特別是中控臺下面的那一大塊塑料,降低了車檔次。保養(yǎng)費用過高,奔馳寶馬都沒它貴。
外觀:新A6L我還沒聽過誰說不好看的。還記得新A6L剛出的時候,我就有些紅眼了,就是想趕快買到手,不過當時LD覺得價有點高,不同意我馬上換車,也就忍了。新A6L的六邊形進氣格柵顯得非常年輕,大燈也不像之前幾代那樣呆板了,總之前臉非常漂亮,而且我覺得尾燈特別像鋼鐵俠面具的眼睛,很吸引我。還要提一句如果輪胎把韓泰的換掉就更完美了。等我這套胎用的差不多了,我打算自己換套好的。
內飾:內飾總體風格非常不錯,很大氣,是一個成熟男性的定位。
空間:要跟一個軸距超過3米的大家伙提空間如何!那真是讓它懶得搭理你,前排肯定夠用,頭部空間也很大。后排空間更不用說了,大的讓我都不想開車了,坐在后排確實舒服,腿想怎么放都行,座椅的軟硬和厚度也剛好合適,讓家里人覺得坐A6L很舒服。儲物空間也非常多,中控臺上、副駕駛位置、四個車門位置、后排中央扶手位置的儲物空間都很大,除了包,LD幾乎不用把零碎的東西放在外面。后備箱是我最滿意的部分,特別是寬度很好,應該能超過1米,連高爾夫球具都能放下,其它的更沒問題。
配置:性價比還是不錯的,不過當年買還是有點貴,還好內部價,不然買不起啊。
動力:車子凈重有1.8噸,在買車前覺得不管是2.5自然吸氣還是2.0T都會有小馬拉大車的感覺。但是實際駕駛2.0T車型后,感覺動力真的很夠用了,同樣的發(fā)動機,大眾的雙離合在這款模擬8速CVT變速箱面前來看并沒有什么優(yōu)勢,不管是加速還是油耗,A6L這套動力總成都很不錯,而且變速箱的穩(wěn)定性也肯定好于大眾DSG。
操控:
奧迪的操控我并不是特別喜歡,方向盤太輕,駕駛感受一般。而且容易誤操作。山路:山路上表現還不錯,我們家經常喜歡往山里面跑。陪伴我們去過三清山,莫干山,太湖源,千島湖等等等等。在盤山公路上,表現還是很不錯的,上坡非常的平穩(wěn)有勁道。不會覺得很肉。底盤及懸架:懸架肯定是調教到舒適性,通過性還是不錯的,過個坑過個減速帶,還是比較平穩(wěn)的,并不會被震的慌。雨雪泥濘路面:雨雪天氣,剎車還是非常的給力,不會因為擔心剎車過長而影響駕駛感受。
油耗:上面表里都填了,平均下來不到9個,在我認識的開同樣車的朋友里也算比較低的了,可能是因為開車習慣好吧。一開始最讓我奇怪的是有個朋友買的是30FSI舒適,他也是個老手了,不過油耗要比我多2個,可是他車動力要比我的大,后來我倆查了一下數據才發(fā)現,我的車子比他的輕不少,而且他跑市區(qū)更多,那油耗肯定是我要低了。
舒適:舒適性已經說了很多次了,真的是太舒適了。我覺得駕駛位太舒適也不是好事,開高速經常犯困。。。噪音控制:奧迪的噪音控制非常的不錯,胎噪基本沒有,車內在高速情況下也非常的安靜。車內成員說話,正常音量就可以了。座椅舒適性:整體座椅都相當舒適,對于我而言,感覺過于舒適了。前排的包裹性一般,座椅很軟。空調:空調的制冷制熱效果非常好,自動空調還是挺聰明的。
|
購買時間2010年07月
購買地點遼寧 大連
裸車價格39.00萬元
平均油耗12.0L/100km
行駛里程30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穩(wěn)重大氣,宜商宜家
缺點:太耗機油 幾乎兩三百公里就需要加機油 反光鏡不能自動收折 后備箱不能自動收折 導航系統(tǒng)不太滿意
外觀:外觀舒展,大氣流暢。得益于奧迪在中國多年經營給廣大群眾和團體留下的良好形象。我在本地又找關系上了個所謂的好號,以至于去好多賓館,酒店和政府部門都不要停車盤問和登記。自己也著實體會了一把車就是身份和地位象征的感覺,小城市尤其如此。
內飾:個人認為灰色的真皮內飾質感一流,我的這款車只有手套箱上面用了木飾,恰到好處。5年的使用,個人又比較邋遢,灰色的內飾還不是特別顯臟,顯舊。對比了米色內飾,那得勤快人開。黑色使用時間一長,要是開裂,也影響整體觀感。所以,灰色還是比較適合霧霾和風沙較大的地區(qū),也適合懶人。
空間:就一個字 大 當然分和什么車比 舒適 后排非常舒服 我覺得這個車還是坐副駕駛后面舒服 尤其是后備箱啊 很多時候它的容量超出你的想象
配置:2.0TFSI標準自動型2010年3月我們這里的經銷商售價399900元,包牌448300元,既不加價,也不優(yōu)惠。手動擋的車型,經銷商幾乎不賣?紤]老婆不會開手動擋,就選了這款。對各項配置也滿意,導航,全方位泊車雷達,天窗等等該有的都有。當時的奧迪A6價格區(qū)間在377500到696000之間,高配當然好,動力更好,可是30萬的差價,30萬也夠生意周轉好長時間,只要是奧迪就行,沒必要追求高達上啦。事實證明,當時的選擇是對的。看看現在的市場,高配車優(yōu)惠12萬,低配優(yōu)惠4到6萬。真不值,中國車市價格還是虛高。我的車不屬于新款,要是新款A6車主對之前買車,現在降價幅度這么大,可怎么維權呀,房地產市場不就有業(yè)主抵制開發(fā)商降價嗎?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確實像中央說的,進入深水區(qū)呀,路還長。
動力:2.0T的,噪音大了些,不過換來的就是動力,尤其是起步,要是掛了S檔就更爽了。要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幾乎沒有人能在我車前面插隊。
操控:
首先,原地掉頭方向盤的轉角度非常大,盡管車子本身大,掉頭,停車入位非常方便。高速時,方向又變得非常穩(wěn),指向精準,路感清晰。變換車道和超車指向也非常好,一點飄得感覺都沒有,懸架軟硬適中,韌性非常好,急轉彎側傾非常小,恰到好處。急剎車點頭也不明顯,總之,對車的操控非常滿意。
油耗:油耗總體滿意,畢竟車大,車重,還經常拉貨,送貨,高速可以跑到9升,新車時市區(qū)11升,現在就是12升到13升的樣子。對于油耗,我的觀念是:車這東西,只要開,就要耗油,不開最省油,F在的用車環(huán)境,不可能跑出廠家宣稱的理想油耗。我的2.0T車型機油消耗沒有車友們說的那么多,但是也有消耗,我的習慣是機油故障報警燈一亮就添加,最多的一次加了1升多。車友們說加全合成的機油比加普通半合成的機油消耗量大。最近的一次保養(yǎng)我就把機油從灰殼HX8換成了藍殼HX7,能省些錢,也做個試驗,看看車友們的實踐能否在我的車上應驗。
舒適:靜音,降噪,乘坐的舒適性,隔音防噪都非常好。就是怠速狀態(tài)下才能聽見明顯的發(fā)動機聲音。坐在車里幾乎聽不見,高速時對談話和聽音樂都沒有影響。真皮座椅的軟硬度也很好,支撐力度非常到位,恰到好處。
|
購買時間2013年01月
購買地點浙江 杭州
裸車價格42.80萬元
平均油耗11.7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綜合性能優(yōu)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缺點:奧迪一向以科技著稱,但是2.0T的好像沒有USB借口這點有點令我失望,現在很多一二十萬的車都是標配,還有就是那比較高昂的保養(yǎng)費用,比我家奔馳E200貴不少。
外觀:外觀一直以來,覺得非常的不錯。奧迪燈廠的綽號不是這么說說的,燈確實很霸氣漂亮。我覺得奧迪的車燈確實很經典。圓圓的外形也很討人喜歡。
內飾:內飾的配置和做工都很好,TFSI舒適型不是桃木裝飾,正合我意,銀色金屬的裝飾看上去更加年輕,在配合氛圍燈,讓車里顯得很科技感。彩色的駕駛員顯示屏、帶換擋的多功能方向盤、8英寸的大屏幕、MMI系統(tǒng)把整個內飾營造的是很有科技范兒,這一代的MMI加入了手寫板,手寫板用地圖的時候確實很方便,不過這個MMI新接觸的人還是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熟練!其它的內飾配置還有四區(qū)獨立的空調啊、電動調節(jié)的前排座椅和座椅腰部支撐啊、前后排座椅加熱什么的,很是豐富吧。最可惜的不是全景天窗,如果2.0T的車型里出個帶全景天窗的那就完美了。
空間:很大。新款在車長縮短的同時增加了軸距,進一步增大了車內可用空間。全景天窗的加入更增加了通透感和空間感。后排尤其寬敞,成人可以輕松翹起二郎腿,長途旅行非常舒服。后排中間因為底部較高而降低了實用性,一般情況下不要坐人。
配置:性價比還是不錯的,不過當年買還是有點貴,還好內部價,不然買不起啊。
動力:動力來說,這款2.0T發(fā)動機真的很不錯,個人認為性價比很高,只要不是飆車一族,很夠用了,以現在的城市擁堵情況來說,基本很多時候都是爬行,哈哈 上高速偶爾撒歡一下 很舒服。
操控:
盡管車身比較長比較重,但整體的駕控感還屬于比較靈活的,剛提車一段時間稍稍有點不適應它的車身長度尤其是停車時候。D檔中規(guī)中矩,無突兀無卡頓,CVT的平順表現得淋漓盡致,盡管我的是帶T的,但只要注意油門的力度控制,完全可以做到起步和行駛的平順舒適,相當滿意它在平順舒適方面的表現。S檔。。。一個字:爽!可以滿足偶爾激情下的推背感:紅燈起步,視野開闊,S檔地板油,那一刻你可以感受到傳說中的引擎聲浪和嘶吼,帶著強烈的推背感,頓時熱血澎湃,心跳加速。。。S檔下整個車的駕控感一下子變得焦躁和靈敏,尤其是油門的反應,會頓時讓你感覺它變身了。。。市區(qū)中行駛,變道超車可以相當靈活毫不拖泥帶水,讓你覺得黑六并沒那么笨重。另外特別提下高速的感受,噪音和穩(wěn)定性表現相當不錯,方向盤高速下很穩(wěn)很扎實。
油耗:油耗上,算是個油老虎吧?油箱非常的大,一次要加快800塊錢。。當年油價高的時候,真的很心疼。油耗大概綜合工況10升每百公里。還是挺費油的。不過大油箱的好處是,如果覺得某些省份的油不太清潔,可以玩兒一圈回來再加油。特別是有些地區(qū)使用乙醇汽油,對車子不太好,就加一次,回來再加。很方便。
舒適:我的車子叫舒適型,舒適性也確實不差,座椅支撐不錯,開幾個小時也不會覺得腰酸。后排就更別提了,我自己都嫉妒坐在我車后排的人,有獨立空調、空間大、座椅舒服、還有座椅加熱。由于我自己不怎么坐車,座椅按摩就沒有加。在舒適性上A6L做的還算厚道,低配車型上的配置也不錯。
|
購買時間2014年07月
購買地點遼寧 沈陽
裸車價格44.38萬元
平均油耗12.5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外觀漂亮,內飾精致,空間大,商用家用都合適,保養(yǎng)不貴,油耗也不大。
缺點:奧迪的動力總是不夠意思 來的慢 走的快 A6L的變速箱也不是很理想(我說的是跟中大型車比對)
外觀:最喜歡這個接近于土豪金的達科塔灰,比傳統(tǒng)的黑白灰有個性。其次是這個車的造型,扁平、修長,有那么一丁點兒轎跑車的味道。這代A6L和上一代比變化太大了,把濃重的商務風給淡化了很多,同時加入了更多的運動元素。車身上的線條也變得飄逸了很多,讓人一眼看上去很難再找到商務車的影子。再有,上一代的A6L如果是年輕人開的話,大家上眼一看多半會覺得他是司機,F在外觀已經變得非常年輕化了,年輕人買A6L的也不在少數。
內飾:第一眼看它的內飾,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很豪華。真皮、桃木、金屬和鍍鉻裝飾隨處可見,這在非豪華車上是很難見到的。比起真皮、桃木來說,我更喜歡金屬和鍍鉻裝飾。我覺得有這些裝飾,能讓這個車看起來更有現代的科技感,也讓內飾更有活力些。
空間:不管是前排也好,后排也罷,都非常大,尤其后排,翹個二郎腿完全沒問題。儲物空間也還算豐富,東西都有地方放。
配置:仔細研究一下30豪華的配置,我覺得相當豐富。我想要的分區(qū)溫控空調、座椅加熱、全景天窗、高級音響、倒車影像、藍牙什么的都有了。再算上車里內飾的做工和用料,我覺得都對得起它的價格了。當然了,如果大家趕上優(yōu)惠更大的時候買,那就更合適了。
動力:奧迪普通版的車系 動力都不是很夠意思 紅燈起步 你要沒個3.0的發(fā)動機 就別去跟人PK叫板了 會很丟人的 有些人說2.0T的 夠意思 事實很殘酷 你要猛踩久了 你會發(fā)現燒機油 大車小心臟 咋行 你要來個RS5 小車 大心臟 那可以 肯定不會燒機油了 普通版 動力 不是很夠意思
操控:
方向盤輕得一塌糊涂啊,軟妹子都能玩順手。只是轉向略微有點不足,可能是因為車長超五米的原因吧。而且剎車不錯。不像我之前開過的卡羅拉剎車軟,80碼的速度下橋差點跟人家撞上去= =。定速巡航操作桿有點短,可能是為了防止誤操作吧。但奧迪A6L車長就是有車長的缺點,刮擦一下都是我所承受不起的,不怎么敢開啊,但好技術都是磨練出來的,我一定會加油。還有,停車換擋的時候頓挫感比較強。需要泊車的時候
油耗:長期綜合油耗11個,跟大家基本差不多。但是我看有人報10個以下,心里稍微有點平衡,哈哈。其實百公里11個油對于一個2.5L排量的車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人嘛,總是有不知足的地方,我就老想著油耗能下到10個以下就太完美了,F在這油價幾個月一漲,長此以往,荷包早晚得羞澀,哈哈。
舒適:舒適性不錯,駕駛起來輕松無比,但泊車差勁。車身穩(wěn)定也很好。隔音效果良好,但我還是覺得沒有寶馬5系強。寶馬5系是我開過的隔音最好的車。后排也有遮陽簾,然而一般人并不會用。。感覺有點然并卵了。座椅舒適度不怎么樣,開車時間一長還是會有腰酸的現象的,打算過段時間去某寶買個靠枕,上回看了價格,挺貴的,要一百大洋。還有全景天窗。但是全景天窗春秋不錯,冬天也可以,夏天真是巨熱啊!把車聽外面幾個小時人坐里面分分鐘都要被烤熟的節(jié)奏。
|
購買時間2013年01月
購買地點江蘇 無錫
裸車價格50.66萬元
平均油耗15.0L/100km
行駛里程8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車身厚重,駕駛安全感倍增;分區(qū)空調比較人性化;BOSE音響很給力,是我上豪華版的原因之一.
缺點::30FSI豪華型的性價比太低,配置不是特別高。
外觀:首先,顏色是我的大愛,很有個性,不像白色那樣晃眼,也不像黑色那樣顯小。其次,車身的造型比較修長,同時車身也夠寬大。車寬是好事,相應的內部空間也更寬敞。整個車擺脫了老款那種嚴肅規(guī)整的造型,顯得更時尚更運動。在褪去了老款的商務、公務車的光環(huán)之后,它變得更適合家里用了。至少我看到它的時候,想的是開它帶全家人出游,而不是去見客戶。
內飾:豪華型,到底豪華在哪里了?其實從內飾就能看出來。當初我堅決選擇米色內飾,就是因為它顯得更貴氣。雖然我知道米色的內飾不太耐臟,但是我覺得只要夠勤快,這都就不是問題。還有桃木內飾,我覺得也很有檔次。我知道大家會覺得桃木的比較顯老,不夠時尚,但我比較喜歡桃木質感。要求時尚度高的朋友,可以去選鋁飾條,然后再配上深色的內飾,也很不錯。除此以外,整個車的內飾做工和用料確實很好,尤其是細節(jié)方面很注重。這就是為什么豪華車賣得貴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它們動力更強、功能更多、空間更大,而且還因為它們更精細的做工和更高檔的用料。
空間:寬敞的乘坐空間,前排駕駛位超舒適,使駕駛成為樂趣,后排空間寬敞,使乘坐人員能充分享受車輛行駛途中片刻的休息。不足是后排腳下中間突起太高坐第三人話會不舒服。
配置:我覺得是物有所值的。不錯的動力、很好的空間和舒適性、豐富多樣的功能配置(豪華分區(qū)自動空調、后排空調獨立控制、MMI多媒體系統(tǒng)、導航、藍牙、全景天窗、6碟DVD、BOSE音響等等),再加上德國車相對可靠的技術和工藝。不要跟我說這些配置什么什么車上都有了,什么什么車才多少錢之類的話。買車首先是自己喜歡,其次是在一個自己覺得合理的價格的基礎上,能得到更多東西,這就叫性價比。同意的可以舉手,不同意的就跳過吧。
動力:2.5的直噴自然吸氣發(fā)動機,V6。D檔行駛的時候動力肉的很,轉速控制的很好,只要不是地板油,基本不會超過2000轉,如果想尋求刺激一點,直接S檔。動力瞬時提升,轉速提高,發(fā)動機聲浪也不錯,很動聽。雖然沒有特別強勁推背感,不過8S的百公里提速,也能超越一大半車子了。
操控:
方向盤沒有虛位,底盤扎實厚重,懸掛調教偏于舒適,基本上過濾掉了路上大部分的顛簸和噪音,雨雪模式下打開防止側滑,開起來很穩(wěn)當。真皮方向盤手感超級好,誰開誰知道。
油耗:市區(qū)開出來12個油,在大家的成績面前顯得比較中庸,這可能跟我開車有時候喜歡大腳油門有關。我很想知道大家怎么開到10個甚至更低的。不過我對這個油耗已經非常滿意了,因為我預想著這么大的排量, 6缸的發(fā)動機,油耗怎么也要15個往上了。沒想到的是,結果超乎我的想象,很不錯。
舒適:懸架偏于舒適,四區(qū)獨立空調,滿足車內每一個乘客的要求,前后排座椅加熱,滿足女性冬天需要。前排座椅12向電動調節(jié),腰部支撐很好。座椅舒適性很好,行駛的真皮大沙發(fā)。噪音控制真心對得起這個價位,120高速行駛,車內正常說話交流無障礙。雖然不是品牌的音響,但是原車自帶音響的品質也已經足夠了。
|
購買時間2014年01月
購買地點廣西 南寧
裸車價格46.70萬元
平均油耗9.0L/100km
行駛里程16088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外觀大氣豪華,個人認為A6L是這個價位最氣派的轎車了。
外觀:最喜歡這個接近于土豪金的達科塔灰,比傳統(tǒng)的黑白灰有個性。其次是這個車的造型,扁平、修長,有那么一丁點兒轎跑車的味道。這代A6L和上一代比變化太大了,把濃重的商務風給淡化了很多,同時加入了更多的運動元素。車身上的線條也變得飄逸了很多,讓人一眼看上去很難再找到商務車的影子。再有,上一代的A6L如果是年輕人開的話,大家上眼一看多半會覺得他是司機,F在外觀已經變得非常年輕化了,年輕人買A6L的也不在少數。
內飾:第一眼看它的內飾,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很豪華。真皮、桃木、金屬和鍍鉻裝飾隨處可見,這在非豪華車上是很難見到的。比起真皮、桃木來說,我更喜歡金屬和鍍鉻裝飾。我覺得有這些裝飾,能讓這個車看起來更有現代的科技感,也讓內飾更有活力些。
空間:空間挺大挺寬敞,畢竟五米的車,我開的14款豐田卡羅拉,車長四米六,空間都能那么大,奧迪A6L無米長的車空間要是再不大的話我覺得奧迪設計師可以去吃屎了。后座裝了兒童安全座椅也不會顯得怎么擁擠。上次聽我媽說她感覺后排的中間坐著不舒服,所以我就把兒童安全座椅裝到中間去了,這樣兩邊都好有人照料。缺點就是座椅放倒后的那個杯架只能用來放“武功秘籍“了,哈哈!
配置:仔細研究一下30豪華的配置,我覺得相當豐富。我想要的分區(qū)溫控空調、座椅加熱、全景天窗、高級音響、倒車影像、藍牙什么的都有了。再算上車里內飾的做工和用料,我覺得都對得起它的價格了。當然了,如果大家趕上優(yōu)惠更大的時候買,那就更合適了。
動力:有人一說起車來,第一個就說動力怎么怎么樣。動力固然重要,但動力并不是買車首要的因素,差不多夠用就得。這車190匹馬力在路上跑完全夠用,加個速什么的也不賴。當初我買A6L的時候,要不是看上30豪華的配置,我真就選2T舒適了。我覺得2T的動力完全就夠用了,使勁兒踩踩也能小推一下,偶爾過過癮也沒問題。2.5L排量的30豪華的動力就更沒問題了,它比2T的還猛點兒。
操控:
特別的輕松,開過朋友的雪佛蘭老賽歐,還有單位的板桑和現代或者五菱的小面,再回來開自己車的時候感覺方向盤太輕了,開著太舒服了,操控感覺太精準了,沒有一絲模糊的感覺,而且油門和剎車的表現非常好
油耗:長期綜合油耗11個,跟大家基本差不多。但是我看有人報10個以下,心里稍微有點平衡,哈哈。其實百公里11個油對于一個2.5L排量的車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人嘛,總是有不知足的地方,我就老想著油耗能下到10個以下就太完美了,F在這油價幾個月一漲,長此以往,荷包早晚得羞澀,哈哈。
舒適:這方面媳婦兒比較有發(fā)言權,因為她坐車的時間是開車的時間的2倍以上。人家還特別會享受,一上車就往后排跑。我說你就不能在副駕坐著陪陪我嗎?人家美其名曰怕影響我開車,不安全。就是因為媳婦兒老坐車,所以我寫這段的時候特意問了問她的感覺。她一本正經地跟我說,這個車吧,坐著是舒服。坐墊靠背都挺軟的,有點接近于家里客廳的沙發(fā)。走破道的時候雖然也顛,但是感覺不厲害,基本屬于小晃一下那種感覺?照{特別好,坐哪兒都能調溫度。
|
皇冠
輝昂
凱迪拉克XTS
紅旗H7
瑪莎拉蒂Ghibli
英菲尼迪Q70L
寶馬5系GT
凱迪拉克CTS
眾泰Z700
凱迪拉克CT6 Plug-in
支付寶掃碼詢價
領最高888元現金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