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砍遍全城
(該車系評分高于82%的同級別車系)
網(wǎng)友印象(停售車型):
網(wǎng)友印象(停售車型):
購買時間2009年03月
購買地點遼寧 沈陽
裸車價格17.90萬元
平均油耗12.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外形算是吧、這車馬路上太多了、可是我這樣的藍色的還是不多見、還有操控、雖然動力不算好、但這車油門踏板剎車踏板方向盤都比較沉、但我覺得很好、我同學坐這車說彎道特穩(wěn)、我心里想 馬自達當初做廣告可是彎道之王 嘖嘖 最后就是排氣聲覺得很好聽、我看過馬六前機蓋子下面的隔音棉比同級別其他車都要薄、地板油的話聲浪確實挺給力的
缺點:保值率太差啦,不到5年,差點11W公里,小剮蹭,販子估價7W出頭,賠了10W啊。如果說真要找毛病的話,漆皮太薄應該算是硬傷,石頭子一蹦就一個白點,車門拉手已經(jīng)掉了硬幣大小的漆了。還有鋼板薄,打蠟的時候工人都不敢使勁,機蓋子呼扇呼扇的跟易拉罐似的。
外觀:從03年進入中國市場,當初同級別的佳美(凱美瑞)、雅閣甚至后起的天籟已經(jīng)改朝換代,不僅改了車型名字,就算把在售的新款和第一代進入中國市場的老款放在一起,估計都很難看出兩者的相同。歷經(jīng)11年的風雨,馬自達6仍然保持其外觀本質(zhì),至今都保留著運動轎跑的“殺氣”。11年的中國車市銷量,是其最好的見證。
內(nèi)飾:相對內(nèi)飾來說黑色配米色的內(nèi)飾略顯尷尬,因為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內(nèi)飾應該出現(xiàn)在大眾車型里,即便是叫轎跑也行該是全黑色內(nèi)飾或者紅黑搭配之類的運動風格,好在車內(nèi)飾運用了大量的軟式材料特別讓人欣慰。還有就是我之所以選擇了2.0版本的就是因為中控臺看上去要比2.3的更漂亮。
空間:當是這個價位空間不是馬自達6的競爭強項,(畢竟那時候馬自達6才剛剛降了些許價格,遠沒有現(xiàn)在這么低,所以不會跟一些A級車有空間的比較)。不過因為較低的坐姿和較好的前排座椅設計,使得看起來并不富裕的空間,在經(jīng)過乘坐之后會闊然開朗,對乘坐著心里造成了相對較大的反差,所以大多數(shù)人會說,這車還是蠻寬敞的嘛。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十分中意馬自達6的旅行款,大愛啊,無奈這臺車老婆開的較多,而且那時我已經(jīng)有一臺菲亞特了。那臺車的空間簡直沒得說,以至于近兩年我正經(jīng)的關注過馬自達6旅行款的二手車信息呢。
配置:若干年后,馬自達6才讓國人們體會了一下什么叫做信價比,不過如果我購車的時候是現(xiàn)在購車的價格那才叫中國夢。
動力:2.0自然吸氣雖然數(shù)據(jù)一般,但動力絕對不肉,只要舍得給油,動力杠杠的,這點大家都懂。5AT變速箱檔位數(shù)偏少,但還算聰明,降檔不猶豫,加油降檔轉(zhuǎn)速拉到5/6000轉(zhuǎn)動力隨之而來,推背感和聲浪都有。經(jīng)常用M檔超車,動力響應更直接,很有樂趣。低速加油反應比較差,油門踩深了頓挫感明顯,中段加速最為滿意。
操控:
這個一直是我津津樂道的地方,我的菲亞特50邁過彎的時候,中控臺上的擺件會朝著彎心的一側(cè)翻滾,馬自達6的表現(xiàn)就很令我滿意,一些較激進的動作它也做的有模有樣,彎道之王的美譽可不是浪得虛名的,車子的極限遠在我的極限之上,我已經(jīng)開的很嗨陪了,車子的發(fā)揮可還是有所余地的。
油耗:近兩年江蘇的油一直在換,從國III93號到國IV93號再到現(xiàn)在的蘇V92號,油品的變化必然導致油耗的不穩(wěn)定,綜合看來,市區(qū)駕駛的油耗還是可以控制在10L以內(nèi)。如果高速的話,好像110碼是最為省油的,發(fā)動機的聲音也比較柔和,到了120碼,發(fā)動機噪音明顯升高,我想油耗也應該更大了吧。當然油耗的高低與各人駕駛習慣、油品質(zhì)量、汽車保養(yǎng)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只能作為小小的參考。
舒適:大大的贊一下,懸掛我就不說了,當時這個價位地盤可是相當?shù)脑鷮崳?年的車,真皮座椅沒有嚴重的變形,依然有彈性,對震動波的中合還是那么的一如既往,單憑這一點就讓我很釋懷。
|
購買時間2007年07月
購買地點安徽 合肥
裸車價格19.98萬元
平均油耗11.0L/100km
行駛里程90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彎道之王”的美稱絕不是浪得虛名,底盤調(diào)校和操控性能絕對優(yōu)異,方向盤的指向相當精準
缺點:使用時間長了以后,塑料件之間會有吱嘎吱嘎異響,過顛簸路面時更明顯。
外觀:激情紅色,車身整體的流線型現(xiàn)在看來都是那么的潮流,尤其是那性感的車尾,豐滿,緊翹。當時弧線大量的出現(xiàn)在車身的設計中,不過說到個性棱角分明才是跑車的范,尤其是中網(wǎng)更增添了點商務氣氛,怪不得場商把它起了個“轎跑”的名字呢。我最喜歡的還是顏色和車身高度帶給是視覺的運動感,另外把霧燈集成在一個大燈總成里也突顯了馬自達6的個性,細長的眼睛總是略帶藐視的注視著其它車輛,仿佛隨時恭候其它轎車的挑釁。
內(nèi)飾:相對內(nèi)飾來說黑色配米色的內(nèi)飾略顯尷尬,因為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內(nèi)飾應該出現(xiàn)在大眾車型里,即便是叫轎跑也行該是全黑色內(nèi)飾或者紅黑搭配之類的運動風格,好在車內(nèi)飾運用了大量的軟式材料特別讓人欣慰。還有就是我之所以選擇了2.0版本的就是因為中控臺看上去要比2.3的更漂亮。
空間:B級車的空間,沒的說,雖然近幾年不斷在降價,但是空間是縮不了水的,前排駕駛位可以把座椅調(diào)的很靠后,充分伸展腿部空間,后排乘客乘坐還是綽綽有余,整車造型在高度上充分考慮了后排乘客的乘坐空間,頭頂距離很富裕。后備箱開口很大,容積也不小,如果要運輸較長的物品,可以將后排座椅放倒,后備箱和后排座椅空間形成一平面,將儲物空間增大一倍多。
配置:若干年后,馬自達6才讓國人們體會了一下什么叫做信價比,不過如果我購車的時候是現(xiàn)在購車的價格那才叫中國夢。
動力:這個要繞回到之前的話題,朋友介紹的時候說2.3的版本才是真正的彎道之王,動力可以說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而且還是6檔,動力區(qū)間更均勻,等等,不過后來各位都知道了,當時由于我對車量性能的無知,與一輛動力更優(yōu)秀的車失之交臂,2.0對我來說動力已經(jīng)夠用了,我不是一個特別喜歡激情駕駛的人,跑高速也中規(guī)中矩,動力方面表現(xiàn)還是令我滿意的,這臺車的變速箱會很體會我的駕駛感覺,不爭不搶的時候轉(zhuǎn)速一直都是很平順的。有點尷尬的是這臺車要在2000多轉(zhuǎn)的時候會有良好的動力,對于我來說時刻都把轉(zhuǎn)速保持在2000轉(zhuǎn)以上有點困難。那樣車會顯得很亢奮,不過發(fā)動機在那時候的感覺會很舒爽。。。。
操控:
優(yōu)異的地盤調(diào)校和懸掛設計是馬自達的精髓所在。雖然買車已經(jīng)3年多了,試駕時的60碼90°過彎體驗依然令人記憶深刻,也正是那次試駕,堅定了我選擇小馬的信念。無論是變道超車還是急速過彎,小馬的懸掛回饋總是給人200%的信心,告訴駕駛員“去吧,我沒問題!”
油耗:對于2.0來說我覺得很好,買時油便宜,這車有過4毛一公里的時候,隨著油價的上漲和車齡的升高,現(xiàn)在油耗在7毛5左右徘徊。冬季會高點,我個人覺得正常。
舒適:馬六的舒適性還是不錯的,只有在急轉(zhuǎn)彎時,偏硬的懸掛會讓乘客偶有不適。不過相比于那些懸掛較軟的車,我覺得小馬的懸掛更讓人放心,每當出彎時,懸掛的快速回位會在最快時間內(nèi)抵消離心力,讓人有種被人“拉回”座位的安全感。更值得一提的是小馬的剎車,馬六的剎車調(diào)校是充分考慮舒適性的,初次駕駛馬六會覺得她的剎車太軟,更有人覺得是“剎不住”。了解了小馬剎車調(diào)校以后就會知道,馬六的剎車調(diào)校并不是四輪同時剎車,而是后輪先剎,再剎前輪,兩者有一個微妙的時間差。如此的設計是為了不讓車內(nèi)人員在剎車時遭遇“點頭”,同時,如果前方有緊急情況,駕駛員深踩剎車,后半段的剎車行程還是很能給人信心的。
|
購買時間2009年08月
購買地點浙江 湖州
裸車價格18.98萬元
平均油耗9.5L/100km
行駛里程98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車子的外觀很喜歡,雖然是老款車型,不過還是喜歡的不得了。
缺點:過減速帶和溝坎的時候叮鈴桄榔的響,車像散架了一樣!內(nèi)飾的拼合太差!5000公里一保養(yǎng),4S收費太貴!全合成機油居然要300多,普通一次好一點的小保養(yǎng)都要500多塊錢,太宰人了!
外觀:其實我最初買車的時候,那時候我22歲,是我自己選的車,那時候?qū)囈膊惶私?就是被馬6的外觀吸引了.一心就要馬6,那時候爸爸還說,等結(jié)婚了直接買個奧迪A4L,不比馬6好么!.那時候也年輕,根本聽不進去,就一心想要馬6.所以就買的馬6,真的真的,當初買車只是沖著它的外觀去的. 到現(xiàn)在,3年多了.馬6總體還是不錯的. 現(xiàn)在又出11款 又出12款.看著都有點山寨轎跑的意思, 還是07款最漂亮了~,.
內(nèi)飾:內(nèi)飾方面,新老馬6中控臺沒什么太大的變化.很普通,不像奧迪的內(nèi)飾那樣富有科技感.非常簡單,給人一種通俗易懂的感覺,還有我買的是豪華版.門板是皮子的,不像時尚版的是布的.臟了還能擦干凈..可是布的呢,臟了就只能心疼了. 馬6啊,03年上市,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9個年頭了,內(nèi)飾確實有些落后了..而且配置方面也比其他車差了好多...
空間:空間方面家用還是有富裕的.我是體型比較胖的,1.75米,190斤,駕駛座我調(diào)的合適的位置,后面我媽媽抱著寶寶也不覺得擠得慌.還有后備箱,記得我跟老婆照完婚紗照,取婚紗照的時候還擔心婚紗照太大,怕裝不下呢.結(jié)果拿到車里一試,完全沒必要擔心,后座放倒.兩個最大的正好放下.開開心心的全部裝車拉回家. 還有家里吃飯的桌子.(能折疊的那種),說裝車就裝車.. 和老婆生寶寶的時候在醫(yī)院陪護,由于醫(yī)院床位有限,只能自己帶折疊床.買折疊床的時候,售貨員還說你那車裝不下,找個面包車裝吧.結(jié)果拆了包裝.那折疊床正好躺在后備箱里.
動力:2.0的發(fā)動機,動力算是比較足的,跑高速比較輕松,配備5前速手自一體的變速箱,當時來說是比較先進的了。使用好的機油對發(fā)動機提速更有助,現(xiàn)在一直用全合成的機油,原廠的礦物油或合成機油都覺得不行。
操控:
馬6不是有個“彎道王子“的美譽嗎.我記得有一次跟同事一起去懷柔那邊的天池峽谷,走過一段繞山的路,那路,真是沒有直道,全是彎路,還是雙向車道,車里座滿5個人.時速60公里左右吧.一會拐彎,一會拐彎的,時不時對面還來個車.我兩個個同事在后面跟著我.不知不覺的都被我落的看不見影子了..到了目的地.等了幾分鐘.一個同事跟上了.還問我那么多彎路為什么開那么快,其實我真沒覺得快, 可能是馬6最最適合在那樣的道路上奔跑吧.
油耗:油耗總的來說并不低,我看其他車友都在百公里10L以上,我雖然是純市區(qū),但是上下班基本不是高峰,而且開車比較溫柔,可是油耗也降不下來,根據(jù)的油耗記錄看下來,平均在9.36L/百公里。看到人家7L的油耗,我不知道怎么開的。
舒適:舒適性上啊,我座過好多車,感覺最舒服的是S350了(在好的車就沒座過了).其他的像大眾系列啊奧迪A4 A6 啊 還有一些SUV啊,我覺得都差不多,時間長了感覺還沒自己的車座著舒服呢.也可能是座習慣自己的車了,座別人的車也就沒什么感覺了也.最近朋友新買的寶馬X1,座著真心不如馬6.S350是我坐過所有的車里感覺最舒服的了,也有可能是因為座的豪華車的心里作用吧.
|
購買時間2007年02月
購買地點浙江 杭州
裸車價格21.98萬元
平均油耗11.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動力,2.3跟2.0的M6真的沒法比,2.3的只要肯給油推背感真的很強,試過在高速跑150然后一腳油門下去還有很強的推背感;還有就是靜音,原廠輪胎的噪音就已經(jīng)很低了,剛換上的馬牌靜音胎,現(xiàn)在跑在路上真的是安靜到有點詭異了,跑高速的時候120公里開著很小聲的音響簡直就是享受啊.......
缺點:我個人來說沒什么不滿意的,如果真的要說就是車門薄,油漆也薄,!
外觀:上市十多年的車,外觀不能說新,但是也不過時。比較經(jīng)典吧。反正我喜歡。車燈設計:經(jīng)典經(jīng)典經(jīng)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正因為喜歡這樣直排的車燈才買的車。做工車漆:車漆太薄了,小石子一下,就有痕跡了。沒有德系車美系車漆厚實車身造型:造型很經(jīng)典,雖然十多年了,還是比較耐看。雖然停產(chǎn)了,經(jīng)典就是經(jīng)典。
內(nèi)飾:內(nèi)飾確實落伍了,雖說旗艦版手碰到的地方都是蒙皮的,但是布局一直沒怎么變化,跟其他日系車確實有差距。手感材質(zhì):都是蒙皮,比較柔軟。座椅也是真皮的。比較好打理。儀表中控:簡潔實用,自己安裝了大屏幕導航一體機,逼格又提升了一格。也不擋視線。新車的倒車影像都在下部了,倒車時目光要想下看,不人性化。異味異響:異味不大,后座椅有異響。后來用后的紙板墊了就好了,感覺是座椅與后背箱結(jié)合處不緊實,一有振動就有皮具摩擦的聲音。
空間:空間夠用了,雖說軸距不到2700依然寬敞
配置:性價比無敵了,但是新車簡配了,老款的馬六還是用料實在的。家用空間也夠,操控性也好。標配配置:定速巡航比較實用,開高速那叫一個舒服啊。也有車友說容易放松,容易出事故。但是省心省力呀。自動雨刮器,自動大燈,帶DSC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這個確實很在意的。極限條件下,可能會發(fā)揮作用。自動雨刮器會根據(jù)雨量大小自動調(diào)節(jié)速度,也是很省心的。自動大燈,一進隧道就自動開燈,省心省心省心。
動力:2.3的排量動力還是可以的,但是自動五速變速箱限制了它的動力發(fā)揮。不過個人上下班開開夠用了。加速表現(xiàn):因為沒有s檔,一般是d檔走天下。起步稍微深踩油門,有推背感,中程加速性也很不錯。動力平順性:一檔升二檔稍有頓挫,四檔升五檔要稍微松一下油門,再踩。整體平順性還可以,但是跟cvt的沒法比了。跑高速:2.3旗艦帶定速巡航,跑高速很爽,也比較省油。超車變道非常順溜。橫向?qū)Ρ龋簩Ρ绕渌?.0左右排量的車,我覺得操控性真的很完美。
操控:
方向盤手感重,女孩子開有點費力。但是男人開還是比較順手的。指向性準,回饋力度適中。比較適合激烈駕駛。底盤及懸架:支撐性很好,韌性到位。不得不說馬自達底盤調(diào)教技術真的很有一手,過彎不漂不帥尾。底盤扎實。給駕駛者足夠的信心。
油耗:目前行駛了6.9萬公里了,油耗一般在十升左右,冬天油耗大一些。但是一個2.3排量的車這個油耗很滿意了。
舒適:懸架比較整,偏硬,支撐到位,六十碼過彎傾側(cè)小。跑山路很穩(wěn)。但是舒適型就一般般啦。空調(diào):自動空調(diào)比較給力,制熱制冷都沒問題。但是沒有單獨后出風口,比較郁悶了。行駛舒適性:乘坐舒適型一般般,操控性跟舒適型不能兼得。作為駕駛者來說,開馬六是一種享受,非常好開。比一般a級車好太多了。座椅舒適性:座椅比較硬,不像天籟座椅柔軟。但是對人的支撐好,長時間坐車不容易累。噪音控制:風噪大,胎噪大,發(fā)動機聲音也不小。感覺噪音控制方面不是馬自達的強項啊。
|
購買時間2010年12月
購買地點湖北 襄陽
裸車價格16.00萬元
平均油耗12.0L/100km
行駛里程23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變速箱變檔平滑
缺點:感覺比較輕吧,畢竟是日本車,關門什么的,聲音太難聽了,還有大燈 ,真的是暗的可以,比貨車的還暗,還有這內(nèi)飾和電子配置?偟膩碚f 大燈應該算最不滿意的了
外觀:其實我最初買車的時候,那時候我22歲,是我自己選的車,那時候?qū)囈膊惶私?就是被馬6的外觀吸引了.一心就要馬6,那時候爸爸還說,等結(jié)婚了直接買個奧迪A4L,不比馬6好么!.那時候也年輕,根本聽不進去,就一心想要馬6.所以就買的馬6,真的真的,當初買車只是沖著它的外觀去的. 到現(xiàn)在,3年多了.馬6總體還是不錯的. 現(xiàn)在又出11款 又出12款.看著都有點山寨轎跑的意思, 還是07款最漂亮了~,.
內(nèi)飾:馬6內(nèi)飾雖然和現(xiàn)在的車比感覺科技元素少了很多,但是相比一般的車來說還是可以的啊,做工也不錯啊,能夠滿足不是完美主義的車主。。。
空間:家用絕對寬裕!本人180cm180斤也算大塊頭,駕駛座完全無壓力;開車坐姿較傾斜,我老婆都說是“半躺著開車” :) 頭頂空間有一拳。不過就是膝蓋會擱在中控上。后排空間也完全夠用!緊湊型的價格,中級車(略小)的駕乘感受!
動力:高轉(zhuǎn)速的發(fā)動機,注定了在市區(qū)跑不出德系低速高扭矩的水平。只有到2500轉(zhuǎn)以上,才能感覺是臺2.0的發(fā)動機。
操控:
馬6的操控性還是不錯的餓啊,路感和指向性特別不錯啊,能讓路況清晰和準確反饋給車主,可以說指那打那啊,讓人很有感覺。。!高速行駛整體感強。在過平緩坑包時,車身整體通過性很好,沒有出現(xiàn)不良的震動和雜聲;高速行駛也很平穩(wěn),給人以信心,體現(xiàn)了出色的底盤性能。這一點超出了我的預想。 行車操控精確到位。轉(zhuǎn)向準確、指向性強,高速變線沒有甩尾失控或側(cè)傾的跡象,在車道上穿來插曲很讓人興奮。至于剎車,沒有更深刻的體會。我想,100公里至0公里37.1米的剎車距離最好不要去體會。一臺車投入使用一直到自然報廢,可能始終都沒有這樣的剎車機會,誰能沒事來腳緊急剎車試著玩呢,那也太損耗自己的愛車了。平時注意點什么都有了。但從制動的效果上來說,我還沒有產(chǎn)生過緊迫感,這樣足以。我相信M6。
油耗:油耗總的來說并不低,我看其他車友都在百公里10L以上,我雖然是純市區(qū),但是上下班基本不是高峰,而且開車比較溫柔,可是油耗也降不下來,根據(jù)的油耗記錄看下來,平均在9.36L/百公里。看到人家7L的油耗,我不知道怎么開的。
舒適:馬6的舒適性說實話真的不怎么樣啊,避震比較硬啊,車身隔音差啊,所以指望馬6舒適性的話,基本要失望了啊,但是作為一款運動元素大于商務性的車子,這也許本來就是運動性車子的通病吧!仁者見仁吧!。∵有就是不得不說馬6明顯是一輛偏向駕駛者的車,后排乘客還是郁悶點。雖然是B級,但是腿部空間還是一般,不過坐墊夠長,大腿支撐還算是到位的,比朗逸舒服點。偏硬的懸掛調(diào)教在顛簸時后排乘客就郁悶了。另外后排門板沒有杯架,沒有后排出風口,只能用中控上3個出風口來吹向后排。 隔音方面,馬自達6的隔音實在不咋滴,車里能夠明顯聽到尾箱外側(cè)傳進來的聲音,加速急一些尾箱明顯有共振聲,高速上超過120風噪就線性增加,100以下基本為胎噪,發(fā)動機倒是很平靜。另外方向盤手感較硬,轉(zhuǎn)向沉重,比BMW 3系輕。油門剎車也重,不過習慣了還是挺喜歡的。
|
購買時間2008年04月
購買地點遼寧 錦州
裸車價格19.98萬元
平均油耗13.0L/100km
行駛里程50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操控,馬6是輛經(jīng)典的車,最為滿意的是我買到是2.3旗艦型,動力真的沒話說,一路都加97機油用美孚,開起來很爽!
缺點:夏天 秋天 天窗沒有一鍵開啟。一鍵關閉。雖然可以升級但是原車不帶 比較悲催。一手按住開關鍵 還開車 比較分散精神。這點不好。 春天 冬天 這個必須說。座椅電加熱沒有。但是預留出線路了,這個是我不能理解的。冬天和開春的時候上車 座椅冰涼的感覺真的不怎么演。 還有就是后視鏡沒電加熱。 總體而言這些都不是毛病,只是感覺沒有這些功能怪別扭的。
外觀:上市十多年的車,外觀不能說新,但是也不過時。比較經(jīng)典吧。反正我喜歡。車燈設計:經(jīng)典經(jīng)典經(jīng)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正因為喜歡這樣直排的車燈才買的車。做工車漆:車漆太薄了,小石子一下,就有痕跡了。沒有德系車美系車漆厚實車身造型:造型很經(jīng)典,雖然十多年了,還是比較耐看。雖然停產(chǎn)了,經(jīng)典就是經(jīng)典。
內(nèi)飾:內(nèi)飾確實落伍了,雖說旗艦版手碰到的地方都是蒙皮的,但是布局一直沒怎么變化,跟其他日系車確實有差距。手感材質(zhì):都是蒙皮,比較柔軟。座椅也是真皮的。比較好打理。儀表中控:簡潔實用,自己安裝了大屏幕導航一體機,逼格又提升了一格。也不擋視線。新車的倒車影像都在下部了,倒車時目光要想下看,不人性化。異味異響:異味不大,后座椅有異響。后來用后的紙板墊了就好了,感覺是座椅與后背箱結(jié)合處不緊實,一有振動就有皮具摩擦的聲音。
空間:空間夠用了,雖說軸距不到2700依然寬敞
配置:性價比無敵了,但是新車簡配了,老款的馬六還是用料實在的。家用空間也夠,操控性也好。標配配置:定速巡航比較實用,開高速那叫一個舒服啊。也有車友說容易放松,容易出事故。但是省心省力呀。自動雨刮器,自動大燈,帶DSC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這個確實很在意的。極限條件下,可能會發(fā)揮作用。自動雨刮器會根據(jù)雨量大小自動調(diào)節(jié)速度,也是很省心的。自動大燈,一進隧道就自動開燈,省心省心省心。
動力:2.0 VS 2.3 我同樣路面試驗過加速。2.3的比2.0的給力不是一點半點的。 超車M檔非常給力。 最高時速220.
操控:
方向盤手感重,女孩子開有點費力。但是男人開還是比較順手的。指向性準,回饋力度適中。比較適合激烈駕駛。底盤及懸架:支撐性很好,韌性到位。不得不說馬自達底盤調(diào)教技術真的很有一手,過彎不漂不帥尾。底盤扎實。給駕駛者足夠的信心。
油耗:我一直能在朋友面前引以為傲的話題,本人加一直97,真的很省油,通俗點講吧,加兩百塊油,單純的國道加普通道路走走停停,能開450多公里才亮黃燈,高速更加省,有一次去貴州玩,4個大人加1個小孩,后備箱滿載,全程空調(diào),跑1600多公里才了780塊97,還剩兩格油,車友們自個算吧!
舒適:懸架比較整,偏硬,支撐到位,六十碼過彎傾側(cè)小。跑山路很穩(wěn)。但是舒適型就一般般啦?照{(diào):自動空調(diào)比較給力,制熱制冷都沒問題。但是沒有單獨后出風口,比較郁悶了。行駛舒適性:乘坐舒適型一般般,操控性跟舒適型不能兼得。作為駕駛者來說,開馬六是一種享受,非常好開。比一般a級車好太多了。座椅舒適性:座椅比較硬,不像天籟座椅柔軟。但是對人的支撐好,長時間坐車不容易累。噪音控制:風噪大,胎噪大,發(fā)動機聲音也不小。感覺噪音控制方面不是馬自達的強項啊。
|
購買時間2010年12月
購買地點上海市 上海
裸車價格15.98萬元
平均油耗9.0L/100km
行駛里程266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操控非常好,特別是改裝后,非常滿意。入彎和高速穿插是我非常享受的部分。路面反饋比較直接,開起來很有感覺。
缺點:感覺比較輕吧,畢竟是日本車,關門什么的,聲音太難聽了,還有大燈 ,真的是暗的可以,比貨車的還暗,還有這內(nèi)飾和電子配置?偟膩碚f 大燈應該算最不滿意的了
外觀:作為80后,馬6就是我兒時的完美愛車啊,所以從小就培養(yǎng)了馬6情節(jié)啊,所以在我眼里他就是最美麗的車子啊。⊥庑螊趁膭尤税,車身苗條婀娜。。。∥液芟矚g,感覺很有活力,也有人很不喜歡,我喜歡稍微年輕點的,不想這個年紀開個帕薩特把自己搞得老氣橫秋像別人的司機一樣。唯一就是感覺車身稍微短了一點,在長個10CM就好了,不過如果改了其他諸如靈活性等肯定會受到影響。這是魚和熊掌的關系。
內(nèi)飾:馬6內(nèi)飾雖然和現(xiàn)在的車比感覺科技元素少了很多,但是相比一般的車來說還是可以的啊,做工也不錯啊,能夠滿足不是完美主義的車主。。!
空間:空間夠用。雖然廠家宣傳馬6是B級車,但按尺寸來看只能A級車。作為A級車,空間還算不錯,按我的身高,坐前排和后排腿部空間都足夠,頭部只能算剛剛夠,橫向空間也只能算剛剛夠。在09年馬6在A級車里算空間大的,但是現(xiàn)在加長成風,A級車的車長基本都4米6了,馬6的空間優(yōu)勢已經(jīng)不存在。不管是駕駛還是乘坐,馬6更適合個子不太高、體重不太重的人。
動力:2.0的高轉(zhuǎn)速發(fā)動機搭配1.4噸的車身,在市內(nèi)是夠用的了,基本上,只要你肯給油,她就能很好的回應你,不算差也不算很優(yōu)秀。
操控:
馬6不是有個“彎道王子“的美譽嗎.我記得有一次跟同事一起去懷柔那邊的天池峽谷,走過一段繞山的路,那路,真是沒有直道,全是彎路,還是雙向車道,車里座滿5個人.時速60公里左右吧.一會拐彎,一會拐彎的,時不時對面還來個車.我兩個個同事在后面跟著我.不知不覺的都被我落的看不見影子了..到了目的地.等了幾分鐘.一個同事跟上了.還問我那么多彎路為什么開那么快,其實我真沒覺得快, 可能是馬6最最適合在那樣的道路上奔跑吧.
油耗:油耗是我最滿意的了,在上面我已經(jīng)說過了,在此就不過多夸獎了.不過,要想有個好油耗,最最主要的還是在于你的腳踩油門的力度.我不經(jīng)常暴力駕駛,所以油耗特別滿意.因為我看過別人說的,起步就4-5000轉(zhuǎn).開的多猛多快.結(jié)果一算油耗.要10多個. 我可沒這樣開過...
舒適:馬6的舒適性說實話真的不怎么樣啊,避震比較硬啊,車身隔音差啊,所以指望馬6舒適性的話,基本要失望了啊,但是作為一款運動元素大于商務性的車子,這也許本來就是運動性車子的通病吧!仁者見仁吧!。∵有就是不得不說馬6明顯是一輛偏向駕駛者的車,后排乘客還是郁悶點。雖然是B級,但是腿部空間還是一般,不過坐墊夠長,大腿支撐還算是到位的,比朗逸舒服點。偏硬的懸掛調(diào)教在顛簸時后排乘客就郁悶了。另外后排門板沒有杯架,沒有后排出風口,只能用中控上3個出風口來吹向后排。 隔音方面,馬自達6的隔音實在不咋滴,車里能夠明顯聽到尾箱外側(cè)傳進來的聲音,加速急一些尾箱明顯有共振聲,高速上超過120風噪就線性增加,100以下基本為胎噪,發(fā)動機倒是很平靜。另外方向盤手感較硬,轉(zhuǎn)向沉重,比BMW 3系輕。油門剎車也重,不過習慣了還是挺喜歡的。
|
購買時間2008年03月
購買地點天津市 天津
裸車價格18.98萬元
平均油耗9.4L/100km
行駛里程91723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外形算是吧、這車馬路上太多了、可是我這樣的藍色的還是不多見、還有操控、雖然動力不算好、但這車油門踏板剎車踏板方向盤都比較沉、但我覺得很好、我同學坐這車說彎道特穩(wěn)、我心里想 馬自達當初做廣告可是彎道之王 嘖嘖 最后就是排氣聲覺得很好聽、我看過馬六前機蓋子下面的隔音棉比同級別其他車都要薄、地板油的話聲浪確實挺給力的
缺點:使用時間長了以后,塑料件之間會有吱嘎吱嘎異響,過顛簸路面時更明顯。
外觀:從03年進入中國市場,當初同級別的佳美(凱美瑞)、雅閣甚至后起的天籟已經(jīng)改朝換代,不僅改了車型名字,就算把在售的新款和第一代進入中國市場的老款放在一起,估計都很難看出兩者的相同。歷經(jīng)11年的風雨,馬自達6仍然保持其外觀本質(zhì),至今都保留著運動轎跑的“殺氣”。11年的中國車市銷量,是其最好的見證。
內(nèi)飾:真皮座椅+胡桃木裝飾,是B級車應有的配置,這一點上,馬自達也是11年未曾改變。車內(nèi)儲物空間很多,各處飾板的手感也上乘,黑灰色的儀表中控主色調(diào)不僅耐臟,也給人大氣穩(wěn)重的感覺。
空間:空間絕對夠用,經(jīng)常短途乘坐五個人,真心不覺得擠,后排腿部空間、中間凸起,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圍。馬6的內(nèi)飾配色冷色偏白色系也讓乘坐顯得比較不壓抑。后排放倒之后拉點東西還是很輕松的,后備箱空間還行,因為使用液壓桿開啟也為尾箱掏出不少空間。
配置:若干年后,馬自達6才讓國人們體會了一下什么叫做信價比,不過如果我購車的時候是現(xiàn)在購車的價格那才叫中國夢。
動力:2.0L的馬自達高轉(zhuǎn)速發(fā)動機,發(fā)動時就能聽到從雙尾喉傳來經(jīng)典“ZOOM~ZOOM”排氣聲,平時駕駛非常舒適,切換成手動模式-降擋-踩油門,發(fā)動機轉(zhuǎn)速超過3500轉(zhuǎn),伴隨著發(fā)動機的轟鳴,感覺到動力源源不斷的傳來!
操控:
優(yōu)異的地盤調(diào)校和懸掛設計是馬自達的精髓所在。雖然買車已經(jīng)3年多了,試駕時的60碼90°過彎體驗依然令人記憶深刻,也正是那次試駕,堅定了我選擇小馬的信念。無論是變道超車還是急速過彎,小馬的懸掛回饋總是給人200%的信心,告訴駕駛員“去吧,我沒問題!”
油耗:近兩年江蘇的油一直在換,從國III93號到國IV93號再到現(xiàn)在的蘇V92號,油品的變化必然導致油耗的不穩(wěn)定,綜合看來,市區(qū)駕駛的油耗還是可以控制在10L以內(nèi)。如果高速的話,好像110碼是最為省油的,發(fā)動機的聲音也比較柔和,到了120碼,發(fā)動機噪音明顯升高,我想油耗也應該更大了吧。當然油耗的高低與各人駕駛習慣、油品質(zhì)量、汽車保養(yǎng)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只能作為小小的參考。
舒適:馬六的舒適性還是不錯的,只有在急轉(zhuǎn)彎時,偏硬的懸掛會讓乘客偶有不適。不過相比于那些懸掛較軟的車,我覺得小馬的懸掛更讓人放心,每當出彎時,懸掛的快速回位會在最快時間內(nèi)抵消離心力,讓人有種被人“拉回”座位的安全感。更值得一提的是小馬的剎車,馬六的剎車調(diào)校是充分考慮舒適性的,初次駕駛馬六會覺得她的剎車太軟,更有人覺得是“剎不住”。了解了小馬剎車調(diào)校以后就會知道,馬六的剎車調(diào)校并不是四輪同時剎車,而是后輪先剎,再剎前輪,兩者有一個微妙的時間差。如此的設計是為了不讓車內(nèi)人員在剎車時遭遇“點頭”,同時,如果前方有緊急情況,駕駛員深踩剎車,后半段的剎車行程還是很能給人信心的。
|
購買時間2009年11月
購買地點北京市 北京
裸車價格17.48萬元
平均油耗10.0L/100km
行駛里程82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彎道之王”的美稱絕不是浪得虛名,底盤調(diào)校和操控性能絕對優(yōu)異,方向盤的指向相當精準
缺點:內(nèi)飾做工比較一般,不夠精致,塑料感強;接縫處縫隙大;異響等故障較多,內(nèi)飾顏色不可以選擇,最愛的黑色內(nèi)飾買不到了。
外觀:從03年進入中國市場,當初同級別的佳美(凱美瑞)、雅閣甚至后起的天籟已經(jīng)改朝換代,不僅改了車型名字,就算把在售的新款和第一代進入中國市場的老款放在一起,估計都很難看出兩者的相同。歷經(jīng)11年的風雨,馬自達6仍然保持其外觀本質(zhì),至今都保留著運動轎跑的“殺氣”。11年的中國車市銷量,是其最好的見證。
內(nèi)飾:相對內(nèi)飾來說黑色配米色的內(nèi)飾略顯尷尬,因為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內(nèi)飾應該出現(xiàn)在大眾車型里,即便是叫轎跑也行該是全黑色內(nèi)飾或者紅黑搭配之類的運動風格,好在車內(nèi)飾運用了大量的軟式材料特別讓人欣慰。還有就是我之所以選擇了2.0版本的就是因為中控臺看上去要比2.3的更漂亮。
空間:B級車的空間,沒的說,雖然近幾年不斷在降價,但是空間是縮不了水的,前排駕駛位可以把座椅調(diào)的很靠后,充分伸展腿部空間,后排乘客乘坐還是綽綽有余,整車造型在高度上充分考慮了后排乘客的乘坐空間,頭頂距離很富裕。后備箱開口很大,容積也不小,如果要運輸較長的物品,可以將后排座椅放倒,后備箱和后排座椅空間形成一平面,將儲物空間增大一倍多。
配置:若干年后,馬自達6才讓國人們體會了一下什么叫做信價比,不過如果我購車的時候是現(xiàn)在購車的價格那才叫中國夢。
動力:2.0L的馬自達高轉(zhuǎn)速發(fā)動機,發(fā)動時就能聽到從雙尾喉傳來經(jīng)典“ZOOM~ZOOM”排氣聲,平時駕駛非常舒適,切換成手動模式-降擋-踩油門,發(fā)動機轉(zhuǎn)速超過3500轉(zhuǎn),伴隨著發(fā)動機的轟鳴,感覺到動力源源不斷的傳來!
操控:
優(yōu)異的地盤調(diào)校和懸掛設計是馬自達的精髓所在。雖然買車已經(jīng)3年多了,試駕時的60碼90°過彎體驗依然令人記憶深刻,也正是那次試駕,堅定了我選擇小馬的信念。無論是變道超車還是急速過彎,小馬的懸掛回饋總是給人200%的信心,告訴駕駛員“去吧,我沒問題!”
油耗:近兩年江蘇的油一直在換,從國III93號到國IV93號再到現(xiàn)在的蘇V92號,油品的變化必然導致油耗的不穩(wěn)定,綜合看來,市區(qū)駕駛的油耗還是可以控制在10L以內(nèi)。如果高速的話,好像110碼是最為省油的,發(fā)動機的聲音也比較柔和,到了120碼,發(fā)動機噪音明顯升高,我想油耗也應該更大了吧。當然油耗的高低與各人駕駛習慣、油品質(zhì)量、汽車保養(yǎng)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只能作為小小的參考。
舒適:馬六的舒適性還是不錯的,只有在急轉(zhuǎn)彎時,偏硬的懸掛會讓乘客偶有不適。不過相比于那些懸掛較軟的車,我覺得小馬的懸掛更讓人放心,每當出彎時,懸掛的快速回位會在最快時間內(nèi)抵消離心力,讓人有種被人“拉回”座位的安全感。更值得一提的是小馬的剎車,馬六的剎車調(diào)校是充分考慮舒適性的,初次駕駛馬六會覺得她的剎車太軟,更有人覺得是“剎不住”。了解了小馬剎車調(diào)校以后就會知道,馬六的剎車調(diào)校并不是四輪同時剎車,而是后輪先剎,再剎前輪,兩者有一個微妙的時間差。如此的設計是為了不讓車內(nèi)人員在剎車時遭遇“點頭”,同時,如果前方有緊急情況,駕駛員深踩剎車,后半段的剎車行程還是很能給人信心的。
|
購買時間2007年01月
購買地點浙江 嘉興
裸車價格19.98萬元
平均油耗9.0L/100km
行駛里程170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高速超車很穩(wěn)了,隨意變道,雖然沒有ESP電子干預!
缺點:車身擋雨板上面的漆面有腐爛。這個可能需要解釋一下,車車買回來后一直都是愛護有加,不過,過低的底盤和北方冬天大量的使用融雪劑,造成了車身某些部分的腐爛,不過我仍然吧這不部分寫在了最不滿意的這一項,原因是我去4S店,維修專員給我的意見居然是切割在焊接,聽到這樣的維修理念之后不由得菊花一緊,在得知沒有其它維修手段時不由得菊花再緊。ㄩ_車年頭多了,多少懂點,對于4S的維修理念實在不敢茍同)所以把這點寫在了最不滿意的地方。至于結(jié)果就是找了個修配廠自己簡單的處理了一下鈑金的背面,然后噴上油性護甲(腐爛的地方?jīng)]有爛透,噴上油性護甲起到隔絕氧氣這樣就不會再爛)漆面就直接從噴了一下,目前沒發(fā)現(xiàn)有什么問題。
外觀:激情紅色,車身整體的流線型現(xiàn)在看來都是那么的潮流,尤其是那性感的車尾,豐滿,緊翹。當時弧線大量的出現(xiàn)在車身的設計中,不過說到個性棱角分明才是跑車的范,尤其是中網(wǎng)更增添了點商務氣氛,怪不得場商把它起了個“轎跑”的名字呢。我最喜歡的還是顏色和車身高度帶給是視覺的運動感,另外把霧燈集成在一個大燈總成里也突顯了馬自達6的個性,細長的眼睛總是略帶藐視的注視著其它車輛,仿佛隨時恭候其它轎車的挑釁。
內(nèi)飾:相對內(nèi)飾來說黑色配米色的內(nèi)飾略顯尷尬,因為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內(nèi)飾應該出現(xiàn)在大眾車型里,即便是叫轎跑也行該是全黑色內(nèi)飾或者紅黑搭配之類的運動風格,好在車內(nèi)飾運用了大量的軟式材料特別讓人欣慰。還有就是我之所以選擇了2.0版本的就是因為中控臺看上去要比2.3的更漂亮。
空間:中等大小吧,得看跟什么車比,現(xiàn)在的車都流行加長,這么一比就沒什么優(yōu)勢了
配置:若干年后,馬自達6才讓國人們體會了一下什么叫做信價比,不過如果我購車的時候是現(xiàn)在購車的價格那才叫中國夢。
動力:這個要繞回到之前的話題,朋友介紹的時候說2.3的版本才是真正的彎道之王,動力可以說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而且還是6檔,動力區(qū)間更均勻,等等,不過后來各位都知道了,當時由于我對車量性能的無知,與一輛動力更優(yōu)秀的車失之交臂,2.0對我來說動力已經(jīng)夠用了,我不是一個特別喜歡激情駕駛的人,跑高速也中規(guī)中矩,動力方面表現(xiàn)還是令我滿意的,這臺車的變速箱會很體會我的駕駛感覺,不爭不搶的時候轉(zhuǎn)速一直都是很平順的。有點尷尬的是這臺車要在2000多轉(zhuǎn)的時候會有良好的動力,對于我來說時刻都把轉(zhuǎn)速保持在2000轉(zhuǎn)以上有點困難。那樣車會顯得很亢奮,不過發(fā)動機在那時候的感覺會很舒爽。。。。
操控:
操控一直是馬6的亮點所在,就是方向盤有點重,相對于別的日系
油耗:對于2.0來說我覺得很好,買時油便宜,這車有過4毛一公里的時候,隨著油價的上漲和車齡的升高,現(xiàn)在油耗在7毛5左右徘徊。冬季會高點,我個人覺得正常。
舒適:前排座椅包裹性都可以,主駕駛6向電動帶手動腰部支撐,后排座椅包裹性差,而且坐墊偏硬。好在空間還算大,頭部腿部空間都在可接受范圍之內(nèi)。隔音不行,胎噪風噪底盤噪音都有。懸掛太硬,馬路上的顛簸都能傳到車內(nèi)來,雖說主打運動,但我還是不滿意,路況不好的時候顛得特難受。總之舒適性不是馬6所擅長的,這點大家都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