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數(shù)據(jù)
緊湊型車關注度
一鍵砍遍全城
購買時間2014年04月
購買地點福建 廈門
裸車價格45.00萬元
平均油耗13.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N55發(fā)動機,干脆暴力
缺點:后備箱空間有點小啊,當然買這個車無所謂空間哇
外觀:這可能是最可惜的,1系是現(xiàn)在bmw車型中和x1保持著傳統(tǒng)天使眼風格的車型,雖然能夠后期更換2系動感的大燈前臉,但是由于每次回4s都會自動編程,改裝反而成為了負擔,不過在駕駛之后逐漸的愛上了這個眼睛——畢竟代表了傳統(tǒng),也是最后一代的經(jīng)典。空氣套件采取m-tech,雖然3系的m-tech外觀相同,但是也代表了獨特性。
內(nèi)飾:用料不錯,新車沒有任何異味,很舒服買來以后沒有放一個炭包。加裝珊瑚紅真皮座椅,配白色車身,非常好看,有跑車的味道。
空間:參考最不滿意一點
配置:因人而異,喜歡的人覺的很值。在這里我要表揚互聯(lián)駕駛功能,真的狠好用,這次出去貴州玩,10.1 人多可想而知,我們什么都沒有準備,走到哪里,玩到哪里,都是互聯(lián)幫我搞定酒店,路線的,訂的酒店質量,價格,MM的服務態(tài)度,超級滿意,真方便!
動力:動力上直6帶來的320匹馬力是毋庸置疑的,120到260 kmh的線性加速感覺是其他同級別對抗車型無法比擬的。
操控:
急剎電腦會輔助剎車系統(tǒng)增加制動力,四輪會磨著地面走,原廠胎保守了,還不夠寬,急加速就是輪胎抓地力不夠,長途跑下來剎車系統(tǒng)抗疲勞也很強,制動力沒感覺下降。 半關閉ESP過彎會輕微甩尾,既安全,又非常有駕駛樂趣,經(jīng)常出去空場地,全關閉ESP 玩幾圈漂移。開過各類寶馬奔馳奧迪車,但是135三天不開,如隔三秋!買車三個多月了,跑了13000多公里,嘿嘿,還是覺的不夠多,開不膩!
油耗:油耗對比我過去的e90 325i而言基本持平,沒有驚喜,也不覺得是負擔。
舒適:ECO模式:城市路況建議使用經(jīng)濟模式,那樣換擋比較順,加速也還可以,大概9秒多的樣子,跑柏油路很舒服,方向力度輕便,倒車停車靈活,變成純情MM了。 舒適模式:建議只在跑高速定速巡航(后期花了2000大洋網(wǎng)上買的)的時候使用,因為它的定速巡航帶有剎車功能,直接在方向盤上面按加速減速就行了,剎車和油門不需要腳了,足以應付各種路況,剎車效果比腳踩的乘坐舒適度要高,力度也剛好,高速跑長途開車會變的特別輕松。 SPORT模式建議跑高速舒適度最好,避震反饋很柔軟,坐在車里睡覺不搖晃,震動輕微,超車想超誰就抄,很容易(但是安全第一hehe )。 SPORT+模式:飆車一定要用SPORT+ ,加S檔更快點,排氣聲突突會響的更大,那才是真真正正的M135,野獸一樣,貴州自駕游路上碰見一臺改裝GTI玩,不自覺的飆到230多,(因為怕傷車,所以沒有往上加油)車子不跳,底盤扎實,穩(wěn)定,好像三系跑120的感覺。操控完美,換擋平順,加速犀利,那臺GTI重度改裝的,還對我豎起大拇指,哈哈,一個字形容,爽!
|
購買時間2014年01月
購買地點江蘇 無錫
裸車價格45.80萬元
平均油耗15.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動力、操控、小靈活
缺點:無BOSE音響
外觀:這可能是最可惜的,1系是現(xiàn)在bmw車型中和x1保持著傳統(tǒng)天使眼風格的車型,雖然能夠后期更換2系動感的大燈前臉,但是由于每次回4s都會自動編程,改裝反而成為了負擔,不過在駕駛之后逐漸的愛上了這個眼睛——畢竟代表了傳統(tǒng),也是最后一代的經(jīng)典。空氣套件采取m-tech,雖然3系的m-tech外觀相同,但是也代表了獨特性。
內(nèi)飾:用料不錯,新車沒有任何異味,很舒服買來以后沒有放一個炭包。加裝珊瑚紅真皮座椅,配白色車身,非常好看,有跑車的味道。
空間:沒什么好說的,緊湊車型通病。出去自駕游被朋友噴死。
配置:其實這個級別車不存在什么性價比。但是在我購買的時候,由于我做了太多功課,或者說開了太多2.0t的車(gti,a4,tts),在唯一的對比車型a45上,我提車價格比a45當時提車便宜了接近15w,我覺得這就不難選擇了。
動力::0-1官方為4.9s,自己也沒開過,不過根據(jù)平常的駕駛經(jīng)驗來說應該不大容易開出這個成績。
操控:
急剎電腦會輔助剎車系統(tǒng)增加制動力,四輪會磨著地面走,原廠胎保守了,還不夠寬,急加速就是輪胎抓地力不夠,長途跑下來剎車系統(tǒng)抗疲勞也很強,制動力沒感覺下降。 半關閉ESP過彎會輕微甩尾,既安全,又非常有駕駛樂趣,經(jīng)常出去空場地,全關閉ESP 玩幾圈漂移。開過各類寶馬奔馳奧迪車,但是135三天不開,如隔三秋!買車三個多月了,跑了13000多公里,嘿嘿,還是覺的不夠多,開不膩!
油耗:油耗目前10.7左右,基本都是節(jié)能模式跑的,高速市區(qū)各占一半吧,總體來說3.0T六缸機不算高吧,還是比較能接受的。
舒適:ECO模式:城市路況建議使用經(jīng)濟模式,那樣換擋比較順,加速也還可以,大概9秒多的樣子,跑柏油路很舒服,方向力度輕便,倒車停車靈活,變成純情MM了。 舒適模式:建議只在跑高速定速巡航(后期花了2000大洋網(wǎng)上買的)的時候使用,因為它的定速巡航帶有剎車功能,直接在方向盤上面按加速減速就行了,剎車和油門不需要腳了,足以應付各種路況,剎車效果比腳踩的乘坐舒適度要高,力度也剛好,高速跑長途開車會變的特別輕松。 SPORT模式建議跑高速舒適度最好,避震反饋很柔軟,坐在車里睡覺不搖晃,震動輕微,超車想超誰就抄,很容易(但是安全第一hehe )。 SPORT+模式:飆車一定要用SPORT+ ,加S檔更快點,排氣聲突突會響的更大,那才是真真正正的M135,野獸一樣,貴州自駕游路上碰見一臺改裝GTI玩,不自覺的飆到230多,(因為怕傷車,所以沒有往上加油)車子不跳,底盤扎實,穩(wěn)定,好像三系跑120的感覺。操控完美,換擋平順,加速犀利,那臺GTI重度改裝的,還對我豎起大拇指,哈哈,一個字形容,爽!
|
購買時間2013年12月
購買地點遼寧 沈陽
裸車價格28.20萬元
平均油耗7.5L/100km
行駛里程19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操控一流!
缺點:空間不大,指的是后排空間。比起高爾夫,在后排空間上要遜色不少,朋友的高爾夫后排坐三個成年人沒問題,而這個車就不得勁了,尤其頭部空間比較局限。當然,說這個車空間不足純屬雞蛋里面挑骨頭,本身這就是駕駛者之車,追求空間與乘坐舒適性可以選擇同價位的帕薩特、邁騰、天籟了。在高速上速度超過100就能明顯的感覺到胎噪,底盤隔音做的不是太好。
外觀:整體不錯,可惜大燈沒趕上開眼角的設計潮,略有遺憾,以后換個M前臉玩玩。屁股很漂亮,很早以前就很喜歡午夜藍和看起來像POLO的屁股。側面很動感,霍夫邁斯特拐角很經(jīng)典。
內(nèi)飾:儀表盤和中控都是搪塑,手感一般,但看起來品質還可以,門邊扶手、前中央扶手都是皮質手感上乘。整體來看,畢竟是德國制造的進口車,做工沒話講——優(yōu)秀! 儀表盤很樸素,LED顯示屏也很小,但基本上該有的功能都有。試過通用的汽車,儀表盤一個比一個絢麗,但后來覺得有些浮夸,畢竟開車時簡潔和清晰得閱讀車輛信息比靜靜欣賞時才有用的造型更來得更加實用。 都市版獨有的LED氛圍燈,車輛解鎖時車內(nèi)那藍色的感覺真是醉了,見到的人都說好。 后排門邊沒有儲物格;沒有后排中央扶手,以及高高隆起的后驅傳動軸,我覺得超過3人的遠途旅行,對后排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當然,寶馬的中控是我目前所有汽車品牌中不論什么價格或者定位里最喜歡的設計沒有之一,第二個喜歡的是豐田最新的設計(純粹從喜好上判斷,不帶有民族情感)。所以我被這樣的中控吸引。
空間:因為我和老婆大人加起來才不到100公斤,我180個子我老婆163都屬于瘦人前排很夠用,但是每當后排要坐人時都會被狠狠吐槽,特別我老媽是大個子,只是上下車時不是很方便這類小車內(nèi)部空間寶馬的設計師還是用心做了的,空間相對而言還是比較滿意
配置:全車下來25w能購入bba性價比還是很高的。當然國產(chǎn)后的A3也能買下來,但畢竟是國產(chǎn)。
動力:1.6t源源不斷的動力給人極強的信心,不論什么駕駛模式,只要肯給油,發(fā)動機的爆發(fā)力讓人很滿意。
操控:
1.方向盤指向精準,指哪打哪。沒有虛位,輕輕一動方向盤,就能感受到車頭的變換。方向盤圈數(shù)少,一般的掉頭過彎,都是一把就過。回饋力度也很好,能感受到轉彎的弧度非常線性。2.底盤緊湊,很有整體性,沒有松松垮垮的感覺,給你過彎的信心,會有人車合一的感覺。
油耗:開了1000km了,80%上下班擁堵路段,有好8.5還算可以。一次開去崇明,在長江隧橋上勻速120km/h時基本保持6.5上下的油耗。另外我是新手,油門和剎車控制上有待提高,因此總格油耗應該還有更大的空間。
舒適:懸掛偏硬、防爆胎的胎噪明顯(在所難免),而所謂超過100km/h的風噪我是覺得沒什么。乘坐舒適性不能說很好,但1系給你的那種韌勁很好,就像在
|
購買時間2014年01月
購買地點福建 泉州
裸車價格22.00萬元
平均油耗6.7L/100km
行駛里程26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操控,動力BMW的發(fā)動機和ZF八速變速箱結合還是非常到位的。
缺點:尾燈太簡陋了,和天使眼相比顯得有點寒磣,前檔和發(fā)動機蓋的水槽太大了,樹葉什么的全往下掉,而且很難拿出來。
外觀:整體不錯,可惜大燈沒趕上開眼角的設計潮,略有遺憾,以后換個M前臉玩玩。屁股很漂亮,很早以前就很喜歡午夜藍和看起來像POLO的屁股。側面很動感,霍夫邁斯特拐角很經(jīng)典。
內(nèi)飾:儀表盤和中控都是搪塑,手感一般,但看起來品質還可以,門邊扶手、前中央扶手都是皮質手感上乘。整體來看,畢竟是德國制造的進口車,做工沒話講——優(yōu)秀! 儀表盤很樸素,LED顯示屏也很小,但基本上該有的功能都有。試過通用的汽車,儀表盤一個比一個絢麗,但后來覺得有些浮夸,畢竟開車時簡潔和清晰得閱讀車輛信息比靜靜欣賞時才有用的造型更來得更加實用。 都市版獨有的LED氛圍燈,車輛解鎖時車內(nèi)那藍色的感覺真是醉了,見到的人都說好。 后排門邊沒有儲物格;沒有后排中央扶手,以及高高隆起的后驅傳動軸,我覺得超過3人的遠途旅行,對后排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當然,寶馬的中控是我目前所有汽車品牌中不論什么價格或者定位里最喜歡的設計沒有之一,第二個喜歡的是豐田最新的設計(純粹從喜好上判斷,不帶有民族情感)。所以我被這樣的中控吸引。
空間:空間偏小,不如A3。感覺和大眾的jetta差不多,比高爾夫略小。但橫向空間很棒!給大家參考兩次搬運東西的情況:1,后座椅放倒,副駕駛頂?shù)阶钋爸,后備箱可以放不超過160cm的長條形貨品,再長一點就合不上后蓋了。2,后備箱在不放到座椅的情況下將將好放下一部34寸(記得是這么大)顯像管電視機。
配置:全車下來25w能購入bba性價比還是很高的。當然國產(chǎn)后的A3也能買下來,但畢竟是國產(chǎn)。
動力:動力嗷嗷叫。想上那上那,動力想要就有。大愛SPORT模式。再提一下高速表現(xiàn),經(jīng)常一家三口短途自駕旅游或走親戚,開到120提升到140km/h,不費吹灰之力,提速很快。再高沒開過了,我膽子小。
操控:
轉向精準,直線開的時候有一點點虛位,可以不必開的很緊張。過溝坎時方向盤反饋明顯,但小動作很少,有利控制車身穩(wěn)定。一次80km/h時躲避前方突然竄出的Q5,一邊剎車一邊做麋鹿躲避動作,整個車身穩(wěn)健服帖,讓我非常有信心的躲避。
油耗:油耗的話現(xiàn)在是8.2個油,自己一直是舒適模式在開,晚上車少人少的話,偶爾會在四環(huán)和京開高速上用ECO模式去開,也沒有覺得油耗太大,只是油箱太少,3-5天就得往加油站跑,太勤了。買1系會在乎油耗么?反正我不會,既然是駕駛樂趣,應該去享受它。
舒適:懸掛偏硬、防爆胎的胎噪明顯(在所難免),而所謂超過100km/h的風噪我是覺得沒什么。乘坐舒適性不能說很好,但1系給你的那種韌勁很好,就像在
|
購買時間2014年02月
購買地點江蘇 無錫
裸車價格22.00萬元
平均油耗9.6L/100km
行駛里程28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操控精準、油耗低
缺點:后座無任何儲物空間,不是太方便!
外觀:整體不錯,可惜大燈沒趕上開眼角的設計潮,略有遺憾,以后換個M前臉玩玩。屁股很漂亮,很早以前就很喜歡午夜藍和看起來像POLO的屁股。側面很動感,霍夫邁斯特拐角很經(jīng)典。
內(nèi)飾:儀表盤和中控都是搪塑,手感一般,但看起來品質還可以,門邊扶手、前中央扶手都是皮質手感上乘。整體來看,畢竟是德國制造的進口車,做工沒話講——優(yōu)秀! 儀表盤很樸素,LED顯示屏也很小,但基本上該有的功能都有。試過通用的汽車,儀表盤一個比一個絢麗,但后來覺得有些浮夸,畢竟開車時簡潔和清晰得閱讀車輛信息比靜靜欣賞時才有用的造型更來得更加實用。 都市版獨有的LED氛圍燈,車輛解鎖時車內(nèi)那藍色的感覺真是醉了,見到的人都說好。 后排門邊沒有儲物格;沒有后排中央扶手,以及高高隆起的后驅傳動軸,我覺得超過3人的遠途旅行,對后排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當然,寶馬的中控是我目前所有汽車品牌中不論什么價格或者定位里最喜歡的設計沒有之一,第二個喜歡的是豐田最新的設計(純粹從喜好上判斷,不帶有民族情感)。所以我被這樣的中控吸引。
空間:空間偏小,不如A3。感覺和大眾的jetta差不多,比高爾夫略小。但橫向空間很棒!給大家參考兩次搬運東西的情況:1,后座椅放倒,副駕駛頂?shù)阶钋爸,后備箱可以放不超過160cm的長條形貨品,再長一點就合不上后蓋了。2,后備箱在不放到座椅的情況下將將好放下一部34寸(記得是這么大)顯像管電視機。
配置:全車下來25w能購入bba性價比還是很高的。當然國產(chǎn)后的A3也能買下來,但畢竟是國產(chǎn)。
動力:1.50:50的前后配重,在山路過彎的時候,明顯感覺到和其他車的不同,讓你有種干凈利落的感覺,非常能激起你的駕駛欲望。2.雖然小,但畢竟是輛寶馬,并且還是后驅的,短小的車身,曾在大神的指導下,試過飄逸甩尾,過程非常刺激。3.1.6T的動力,完完全全的可以秒殺路上絕大數(shù)常見的車子。尤其換到運動模式,GTI也不是他的對手,
操控:
轉向精準,直線開的時候有一點點虛位,可以不必開的很緊張。過溝坎時方向盤反饋明顯,但小動作很少,有利控制車身穩(wěn)定。一次80km/h時躲避前方突然竄出的Q5,一邊剎車一邊做麋鹿躲避動作,整個車身穩(wěn)健服帖,讓我非常有信心的躲避。
油耗:開了1000km了,80%上下班擁堵路段,有好8.5還算可以。一次開去崇明,在長江隧橋上勻速120km/h時基本保持6.5上下的油耗。另外我是新手,油門和剎車控制上有待提高,因此總格油耗應該還有更大的空間。
舒適:懸掛偏硬、防爆胎的胎噪明顯(在所難免),而所謂超過100km/h的風噪我是覺得沒什么。乘坐舒適性不能說很好,但1系給你的那種韌勁很好,就像在
|
購買時間2015年03月
購買地點江蘇 南京
裸車價格21.20萬元
平均油耗7.5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1.6T配八速變速箱真心給力,即使是ECO模式超車也是刷刷的。
缺點:白色真皮太容易臟了,穿了5年的牛仔褲一樣會把藍色侵進去。
外觀:很喜歡這個外觀,特別是前臉,尾巴比較喜歡,自從看到論壇上的人說像polo尾巴后,越看越像,一次還特意開到polo旁邊對比,真的很像,這點感覺不爽
內(nèi)飾:儀表盤和中控都是搪塑,手感一般,但看起來品質還可以,門邊扶手、前中央扶手都是皮質手感上乘。整體來看,畢竟是德國制造的進口車,做工沒話講——優(yōu)秀! 儀表盤很樸素,LED顯示屏也很小,但基本上該有的功能都有。試過通用的汽車,儀表盤一個比一個絢麗,但后來覺得有些浮夸,畢竟開車時簡潔和清晰得閱讀車輛信息比靜靜欣賞時才有用的造型更來得更加實用。 都市版獨有的LED氛圍燈,車輛解鎖時車內(nèi)那藍色的感覺真是醉了,見到的人都說好。 后排門邊沒有儲物格;沒有后排中央扶手,以及高高隆起的后驅傳動軸,我覺得超過3人的遠途旅行,對后排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當然,寶馬的中控是我目前所有汽車品牌中不論什么價格或者定位里最喜歡的設計沒有之一,第二個喜歡的是豐田最新的設計(純粹從喜好上判斷,不帶有民族情感)。所以我被這樣的中控吸引。
空間:內(nèi)部空間只能說剛好夠,家里的人都是正常身高,后排坐2人還是很舒適的,緊湊型小車有這樣的空間很滿足了。
配置:消消的說一句,我買的很便宜的,請不要問我為什么。所以無論是買車款還是用車費用都好好。不喜歡其它對比車型,咱也就不跟其它品牌比了,免得傷合氣。
動力:沒話說,不愧是BMW出品,它的拳頭產(chǎn)品,雖然不是118高性能版本,但對于我一個沒有開過好車的屌絲來說,這樣的動力已經(jīng)足夠了,不奢求更快的速度,因為速度越快,危險系數(shù)也越高。
操控:
1.方向盤指向精準,指哪打哪。沒有虛位,輕輕一動方向盤,就能感受到車頭的變換。方向盤圈數(shù)少,一般的掉頭過彎,都是一把就過;仞伭Χ纫埠芎,能感受到轉彎的弧度非常線性。2.底盤緊湊,很有整體性,沒有松松垮垮的感覺,給你過彎的信心,會有人車合一的感覺。
油耗:平時基本郊區(qū)路況,本人開的時候偶爾運動模式,LD又是新手,油門控制還未到火候,現(xiàn)在8.3個油,高速6.5個油左右。
舒適:多數(shù)時候是開沃爾沃的XC60和別克昂科雷,那兩個車子坐姿高,腿比較舒展,是跑長途的利器,平時其次也開開單位天籟,寶馬1系和越野商務型車比舒適的話,肯定沒法比了。乘坐質感上稍微差點。主要表現(xiàn)在這幾個方面1座椅偏硬,但是包裹性很好,跑長途,坐時間長了會累。2.跑高速速度到110左右,風燥和胎噪會變的比較大。3.后排中間凸起較高,前置后驅的原因吧。4.懸掛偏硬,過減速帶會讓人不舒服,總是很明顯的跳躍感,好在底盤很扎實,不會讓人感覺要散架。
|
購買時間2013年09月
購買地點江蘇 蘇州
裸車價格23.60萬元
平均油耗8.3L/100km
行駛里程51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操控
缺點:如果有那么一點點不滿意的話,就是空間了。前排做兩個人那是妥妥的,后面只能帶我7歲的女兒和狗狗( ̄. ̄) 不過我的用車需求也就是上下班,接孩子,空間不是我要的。
外觀:喜歡的人怎么看都漂亮,長長的車頭,藍天白云的標識,搭配上個高爾夫的腚,古靈精鬼的小車。
內(nèi)飾:儀表盤和中控都是搪塑,手感一般,但看起來品質還可以,門邊扶手、前中央扶手都是皮質手感上乘。整體來看,畢竟是德國制造的進口車,做工沒話講——優(yōu)秀! 儀表盤很樸素,LED顯示屏也很小,但基本上該有的功能都有。試過通用的汽車,儀表盤一個比一個絢麗,但后來覺得有些浮夸,畢竟開車時簡潔和清晰得閱讀車輛信息比靜靜欣賞時才有用的造型更來得更加實用。 都市版獨有的LED氛圍燈,車輛解鎖時車內(nèi)那藍色的感覺真是醉了,見到的人都說好。 后排門邊沒有儲物格;沒有后排中央扶手,以及高高隆起的后驅傳動軸,我覺得超過3人的遠途旅行,對后排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當然,寶馬的中控是我目前所有汽車品牌中不論什么價格或者定位里最喜歡的設計沒有之一,第二個喜歡的是豐田最新的設計(純粹從喜好上判斷,不帶有民族情感)。所以我被這樣的中控吸引。
空間:內(nèi)部空間只能說剛好夠,家里的人都是正常身高,后排坐2人還是很舒適的,緊湊型小車有這樣的空間很滿足了。
配置:全車下來25w能購入bba性價比還是很高的。當然國產(chǎn)后的A3也能買下來,但畢竟是國產(chǎn)。
動力:1.50:50的前后配重,在山路過彎的時候,明顯感覺到和其他車的不同,讓你有種干凈利落的感覺,非常能激起你的駕駛欲望。2.雖然小,但畢竟是輛寶馬,并且還是后驅的,短小的車身,曾在大神的指導下,試過飄逸甩尾,過程非常刺激。3.1.6T的動力,完完全全的可以秒殺路上絕大數(shù)常見的車子。尤其換到運動模式,GTI也不是他的對手,
操控:
1.方向盤指向精準,指哪打哪。沒有虛位,輕輕一動方向盤,就能感受到車頭的變換。方向盤圈數(shù)少,一般的掉頭過彎,都是一把就過;仞伭Χ纫埠芎茫芨惺艿睫D彎的弧度非常線性。2.底盤緊湊,很有整體性,沒有松松垮垮的感覺,給你過彎的信心,會有人車合一的感覺。
油耗:平時激烈駕駛比較多,并且多是市內(nèi)的擁堵路段,平時喜歡去山上批彎,喜歡地板油駕駛,基本不用經(jīng)濟模式,8個油左右。油耗完全和個人的駕駛風格有關,一個女性朋友和我是同款的車,她基本就是在6個油左右,我的駕駛習慣要高出她兩個多來。不過我也心滿意足了,非常感謝寶馬這套8AT的變速箱,在滿足追求刺激駕駛的同時又能幫我把油耗降低。
舒適:懸掛偏硬、防爆胎的胎噪明顯(在所難免),而所謂超過100km/h的風噪我是覺得沒什么。乘坐舒適性不能說很好,但1系給你的那種韌勁很好,就像在
|
購買時間2014年09月
購買地點貴州 貴陽
裸車價格22.56萬元
平均油耗10.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動力隨叫隨到。多種駕駛模式安排合理,各有千秋。ECO經(jīng)濟模式讓我在市內(nèi)行駛時,面對上班早晚高峰不再心疼油耗、COMFORT舒適模式節(jié)油兼?zhèn)鋭恿、SPORT運動模式真是讓人愛不釋手,雖然我是個女生,但是讓以前從不關注動力的我,也開始心癢癢的總想去超前面的車,而且心里真的有底氣;多提一個的是,我們116讓我老公重新刷的發(fā)動機參數(shù),出現(xiàn)SPORT + 模式,這個平時我從來不用的,不過真的是牛的一塌糊涂。。。 那叫“抬腳沒”。
缺點:配置實在太低了,好歹也是寶馬30萬的車,連個自動收放后視鏡也沒有,DVD導航,也沒有,小小的遺憾下。
外觀:很喜歡這個外觀,特別是前臉,尾巴比較喜歡,自從看到論壇上的人說像polo尾巴后,越看越像,一次還特意開到polo旁邊對比,真的很像,這點感覺不爽
內(nèi)飾:屬于寶馬的調(diào)調(diào),立式彩屏,大雞腿換擋桿。一坐進車里,就時刻意識到這是輛寶馬。
空間:空間一般吧,肯定不能和B級車相比,但是買BMW 116i的人會在意這個東西么?自己經(jīng)常一個人,偶爾和女朋友一起,后排裝點東西,后備塞點東西已經(jīng)足夠了,畢竟后排不坐人,反正我不會坐,愛咋咋地吧。
配置:消消的說一句,我買的很便宜的,請不要問我為什么。所以無論是買車款還是用車費用都好好。不喜歡其它對比車型,咱也就不跟其它品牌比了,免得傷合氣。
動力:動力沒得說,這里必須得贊下別摸我的發(fā)動機和8速的變數(shù)箱,雖然是小小的1.6T發(fā)動機,但是跑起來杠杠的,我是新手,一般速度在市區(qū)都不會超過80,加速非常的快,由于還沒過磨合期還沒試過運動模式,相當?shù)钠诖?/span>
操控:
1.方向盤指向精準,指哪打哪。沒有虛位,輕輕一動方向盤,就能感受到車頭的變換。方向盤圈數(shù)少,一般的掉頭過彎,都是一把就過;仞伭Χ纫埠芎,能感受到轉彎的弧度非常線性。2.底盤緊湊,很有整體性,沒有松松垮垮的感覺,給你過彎的信心,會有人車合一的感覺。
油耗:本人開車很溫柔,我的A42.0T也讓我開過6點幾個油,當然那是在路況很好的情況。這車提來以后,一直維持在6.3-6.8之間。估計市區(qū)油耗應該會在8個以下。油耗與駕駛習慣有很大的關系。這個數(shù)字只能做為參考。
舒適:多數(shù)時候是開沃爾沃的XC60和別克昂科雷,那兩個車子坐姿高,腿比較舒展,是跑長途的利器,平時其次也開開單位天籟,寶馬1系和越野商務型車比舒適的話,肯定沒法比了。乘坐質感上稍微差點。主要表現(xiàn)在這幾個方面1座椅偏硬,但是包裹性很好,跑長途,坐時間長了會累。2.跑高速速度到110左右,風燥和胎噪會變的比較大。3.后排中間凸起較高,前置后驅的原因吧。4.懸掛偏硬,過減速帶會讓人不舒服,總是很明顯的跳躍感,好在底盤很扎實,不會讓人感覺要散架。
|
購買時間2013年10月
購買地點遼寧 本溪
裸車價格22.54萬元
平均油耗9.0L/100km
行駛里程65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動力強勁,操控完美
缺點:空間尺寸確實偏小,身高187cm坐前排,座椅拉到最低頭部還有3、4指的距離,后排再想做我這個身高的肯定是不現(xiàn)實的。但昨天第一次車內(nèi)滿員,三位175左右的男性同事和一位女同事依然可以比較舒適的坐40分鐘。
外觀:整體不錯,可惜大燈沒趕上開眼角的設計潮,略有遺憾,以后換個M前臉玩玩。屁股很漂亮,很早以前就很喜歡午夜藍和看起來像POLO的屁股。側面很動感,霍夫邁斯特拐角很經(jīng)典。
內(nèi)飾:儀表盤和中控都是搪塑,手感一般,但看起來品質還可以,門邊扶手、前中央扶手都是皮質手感上乘。整體來看,畢竟是德國制造的進口車,做工沒話講——優(yōu)秀! 儀表盤很樸素,LED顯示屏也很小,但基本上該有的功能都有。試過通用的汽車,儀表盤一個比一個絢麗,但后來覺得有些浮夸,畢竟開車時簡潔和清晰得閱讀車輛信息比靜靜欣賞時才有用的造型更來得更加實用。 都市版獨有的LED氛圍燈,車輛解鎖時車內(nèi)那藍色的感覺真是醉了,見到的人都說好。 后排門邊沒有儲物格;沒有后排中央扶手,以及高高隆起的后驅傳動軸,我覺得超過3人的遠途旅行,對后排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當然,寶馬的中控是我目前所有汽車品牌中不論什么價格或者定位里最喜歡的設計沒有之一,第二個喜歡的是豐田最新的設計(純粹從喜好上判斷,不帶有民族情感)。所以我被這樣的中控吸引。
空間:空間偏小,不如A3。感覺和大眾的jetta差不多,比高爾夫略小。但橫向空間很棒!給大家參考兩次搬運東西的情況:1,后座椅放倒,副駕駛頂?shù)阶钋爸,后備箱可以放不超過160cm的長條形貨品,再長一點就合不上后蓋了。2,后備箱在不放到座椅的情況下將將好放下一部34寸(記得是這么大)顯像管電視機。
配置:全車下來25w能購入bba性價比還是很高的。當然國產(chǎn)后的A3也能買下來,但畢竟是國產(chǎn)。
動力:1.6t源源不斷的動力給人極強的信心,不論什么駕駛模式,只要肯給油,發(fā)動機的爆發(fā)力讓人很滿意。
操控:
轉向精準,直線開的時候有一點點虛位,可以不必開的很緊張。過溝坎時方向盤反饋明顯,但小動作很少,有利控制車身穩(wěn)定。一次80km/h時躲避前方突然竄出的Q5,一邊剎車一邊做麋鹿躲避動作,整個車身穩(wěn)健服帖,讓我非常有信心的躲避。
油耗:開了1000km了,80%上下班擁堵路段,有好8.5還算可以。一次開去崇明,在長江隧橋上勻速120km/h時基本保持6.5上下的油耗。另外我是新手,油門和剎車控制上有待提高,因此總格油耗應該還有更大的空間。
舒適:懸掛偏硬、防爆胎的胎噪明顯(在所難免),而所謂超過100km/h的風噪我是覺得沒什么。乘坐舒適性不能說很好,但1系給你的那種韌勁很好,就像在
|
購買時間2014年05月
購買地點四川 南充
裸車價格23.50萬元
平均油耗7.8L/100km
行駛里程16000公里
綜合評分
|
優(yōu)點:第一輛車,其它車不太清楚,也沒比較,所以只能亂說了。這輛車各方面比過之后買的,看中寶馬操控,所以滿意應該是操控
缺點:后排空間實在是太小了,科技配置真心一般,自動啟停(功能是好,就是一直要用腳踩住剎車,稍微松點就又啟動了,配上HoldOn 不好嗎,BMW。
外觀:喜歡的人怎么看都漂亮,長長的車頭,藍天白云的標識,搭配上個高爾夫的腚,古靈精鬼的小車。
內(nèi)飾:儀表盤和中控都是搪塑,手感一般,但看起來品質還可以,門邊扶手、前中央扶手都是皮質手感上乘。整體來看,畢竟是德國制造的進口車,做工沒話講——優(yōu)秀! 儀表盤很樸素,LED顯示屏也很小,但基本上該有的功能都有。試過通用的汽車,儀表盤一個比一個絢麗,但后來覺得有些浮夸,畢竟開車時簡潔和清晰得閱讀車輛信息比靜靜欣賞時才有用的造型更來得更加實用。 都市版獨有的LED氛圍燈,車輛解鎖時車內(nèi)那藍色的感覺真是醉了,見到的人都說好。 后排門邊沒有儲物格;沒有后排中央扶手,以及高高隆起的后驅傳動軸,我覺得超過3人的遠途旅行,對后排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當然,寶馬的中控是我目前所有汽車品牌中不論什么價格或者定位里最喜歡的設計沒有之一,第二個喜歡的是豐田最新的設計(純粹從喜好上判斷,不帶有民族情感)。所以我被這樣的中控吸引。
空間:額! 這個就不再重說一遍啦。
配置:性價比不是最高,但還是喜歡,愛上了就是愛上了了
動力:我不追求鋼炮,這臺車的動力對我來說足夠了。有時候在北環(huán)上,遇到車多的時候會使用經(jīng)濟模式,提速雖慢些但我覺得也可以了。
操控:
BMW的操控自然不用說,而且我覺得駕駛樂趣的話,除了BMW的M系列外,1系給你駕駛感受還是非常棒的,3系更加偏向舒適,但是短軸還是可以的。偶爾會出現(xiàn)轉向過度,可能跟自己的駕駛習慣經(jīng)常加速猛踩油門有關吧。主要還是自己不會開。我買1系相中的就是駕駛感受,和性價比,當時也考慮了316i,無奈米少,上不起。只能強行裝逼唄,哈哈。當然并不是說BMW非得開5系開X5才叫實至名歸,自己喜歡啥,買啥就對了。以前也中意325i啊,但是真正自己駕駛朋友的116i去了趟機場送人后,就對她徹底愛上了,各種車流隨意穿梭,隨意變道,真正的人車合一。
油耗:13000公里下來,綜合油耗電腦一直顯示7.9升/百公里。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沒有這種好事,能量是守恒的,只能講油耗的效率較高,不是純粹的油耗高低的問題。我很滿意!因為我之前的1.5L的老車子百公里油耗也將近7.5。
舒適:懸掛偏硬、防爆胎的胎噪明顯(在所難免),而所謂超過100km/h的風噪我是覺得沒什么。乘坐舒適性不能說很好,但1系給你的那種韌勁很好,就像在
|